中國紡聯黨委召開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交流研討會
2020年12月29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召開了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交流研討會暨2020年第五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與會者學習研討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并圍繞堅持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聚焦“十四五”發展新目標,聯系中國紡聯工作實際,暢談理論收獲,交流思想認識,提出紡織業應以嶄新面貌迎接新開局。
中國紡聯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黨委副書記、會長孫瑞哲,黨委副書記陳偉康,紀委書記王久新,副會長徐迎新、陳大鵬、李陵申、端小平、楊兆華、孫淮濱,中國紡聯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各基層黨組織書記、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群團組織負責人等近5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陳偉康主持。
孫瑞哲談到,新時期的中國紡織工業要全面貫徹十九屆五中全精神,適應雙循環發展格局。一是在新的歷史起點,紡織產業面臨著新的歷史任務和時代課題,中國紡聯要遵循國家發展大局,規劃好紡織行業發展藍圖,做好行業創新;二是產業需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平衡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面臨疫情和經濟全球衰退的挑戰,要穩步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不斷鞏固國際競爭優勢;三是內需與戰略機遇,產業需要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平衡好國內與國外的關系,以國內大循環帶動全球要素整合,加快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四是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產業需要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新階段,平衡好供給與需求的關系,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訴求。
王久新講到,2020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中國紡聯的干部職工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每個人都得到了鍛煉和提升,把本職工作同黨和國家的事業、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融為一體。
徐迎新談到,近幾年,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逆全球化趨勢加劇,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推動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就能更好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滿足國內需求,又提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水平,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陳大鵬談了三個方面的體會:一是緊緊把握“兩個大局”和重要戰略機遇期,全力推進行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發展。二是全面落實新時期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的新要求,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產業新生態。三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形成數字經濟時代的產業新發展格局。
李陵申談到重視科技創新在構建新格局中的重要意義。他說,“十四五”作為我國紡織工業邁向世界科技強國前列的重要時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紡織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必將成為賦能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和最大增量。
端小平談到,展望未來,我國擁有產業鏈最完整、市場化程度高、技術自主性較強的顯著優勢,抗風險能力日益增強;擁有其他國家可望不可及的需求市場,具備“制度有優勢、政策有空間、市場有潛力、產業有基礎、投資有方向、改革有目標”的有力條件,這都為紡織化纖行業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
楊兆華談到,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一項嶄新的課題,必須要加強學習、加強調研、加強應用。家紡行顯要積極探索和實踐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加快培育完整的體系,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促進家紡內循環;加快數字化發展,助力企業數字化升級。
孫淮濱主要談到,當前紡織強國主要指標已經基本完成,為今后在“十四五”高質量發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發展階段,紡織工業要堅持“科技、時尚、綠色”的行業定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高勇在總結時指出,中國紡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準確、系統深入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激勵廣大黨員干部職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