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國服務業PMI升至53.8 通脹壓力繼續顯現
10月上、中旬疫情形勢持續向好,疊加“十一”黃金周的拉動作用,服務業供給、需求保持擴張態勢,景氣度繼續改善。
11月3日公布的10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錄得53.8,較9月回升0.4個百分點,為2021年8月來最高,但仍略低于長期均值54.1。
此前公布的10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錄得50.6,較9月回升0.6個百分點,重回擴張區間。兩大行業景氣度同時回升,拉動10月財新中國綜合PMI上升0.1個百分點至51.5。
這一走勢與國家統計局PMI相悖。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月制造業PMI較9月下降0.4個百分點至49.2,連續兩個月低于榮枯線,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錄得51.6,回落0.8個百分點;兩大行業同時走弱拖累綜合PMI回落0.9個百分點至50.8。
疫情負面影響減弱,疊加國慶長假需求上升,帶動10月服務業供給、需求同步修復,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錄得8月以來新高。受訪企業表示,經營活動擴張主要是由于新接業務增加、國內疫情改善。
外需改善尤為明顯。隨著各經濟體從疫情中復蘇,海外客戶需求穩步改善,10月服務業新出口訂單量回升至擴張區間,增速為六個月來最高。
供需改善帶動就業繼續回暖,10月服務業用工連續第二個月擴張。增加用工的企業普遍表示,顧客需求上升,企業著力提升產能。不過,當月就業指數僅略高于臨界值,與9月持平。服務業積壓工作量中止了此前三個月的上升態勢,總體保持穩定。
服務業價格持續上升,通脹壓力繼續顯現。10月服務業投入價格連續16個月上漲,并較9月提速。被調查企業反映,人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上揚,推高服務業經營費用,導致企業成本端承壓。同時穩健的市場需求使得成本端壓力部分傳導至下游,服務業銷售價格指數錄得三個月來最高,且高于歷史均值。
10月服務業企業對經營前景保持樂觀,但樂觀度降至7月以來最低,并繼續低于長期均值。受訪企業預期疫情將會持續好轉,新業務將有所增長,不過也有部分企業擔心成本上揚和供應鏈受阻會影響未來一年的經營。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疫情對經濟的不利影響有所減弱,市場需求向好,供給略顯疲弱,制造業明顯弱于服務業。供給約束成為影響經濟運行的首要因素:原材料短缺,大宗商品價格保障,疊加電力供應不足,對制造業企業生產形成制約,破壞供應鏈穩定,對服務業企業亦有顯著影響。通脹壓力繼續飆升,下游企業夾縫中生存壓力凸顯。政策方面既要采取有效措施對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更要對下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重點關注。此外,10月下旬開始,新一輪疫情波及多個省份,對經濟的不利影響獲將卷土重來,有效防控疫情與維持正常經濟秩序還需統籌兼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