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碳管理:了解棉制T恤的碳足跡計算結果
不同顏色的印花T恤的碳足跡值高低各不相同,在選取的黑、白、藍、粉四種常用色中,黑色印花T恤的碳足跡值最高,為1.72kgCO2e(二氧化碳當量)/件,白色印花T恤為1.33kgCO2e/件,藍色印花T恤為1.17kgCO2e/件,粉色印花T恤的碳足跡值最低,為1.15kgCO2e/件。
向供應鏈上游溯源,能源碳足跡占比超過66%,材料(包裝、輔料、化學品)碳足跡占比不到27%
白色印花T恤碳足跡值不是最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產件數最少,在全流程的批量化生產中并不占優勢。因為批量化生產中,產品數量越多,平攤后的單位產品能耗和損耗率反而可以降低。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CF)是從生命周期理論出發,分析產品生命周期內直接與間接碳排放量的一種方法。
在時尚服裝品牌太平鳥支持下,由中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協調各供應鏈企業及專業技術團隊,完成了此次碳足跡評價工作。從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做棉田的調研,根據種植數據測算碳排放情況。由紡織服裝行業產品全生命周期評價應用系統(LCAplus系統)計算數據、生成報告,符合《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范(PAS2050)》和《國際標準組織(ISO)的碳足跡計算標準(ISO14067)》的要求。
測評以1件印花T恤(404g,不含洗水標、吊牌等輔料)為主體向供應鏈上游溯源,即“從搖籃到大門”(Cradle-to-Gate),從原料的開采、加工到產品的制造階段,涉及服裝業、紡織業、印染業和農業等多個領域。
從各生產階段的碳足跡表現來看,棉花種植、軋花階段的生物固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大降低了碳足跡的表現。從能源、材料的貢獻占比來看(不考慮生物固碳作用),能源的碳足跡占比超過66%,材料(包裝、輔料、化學品)的碳足跡占比不到27%,運輸部分占總碳足跡的水平在6.5%-7.5%區間。


四款T恤碳足跡貢獻和分攤情況
讓碳足跡信息可追尋、可標識
紡織行業將依托產業規模優勢,加速低碳化轉型
太平鳥展示了國內第一件實現全供應鏈過程碳足跡測評的新疆棉T恤產品:太平鳥25周年紀念T恤。每件T恤上都有一個帶有二維碼的吊牌,實時可查看碳足跡信息。
太平鳥承諾力爭在2046年前實現全價值鏈凈零排放,2035年前實現太平鳥品牌運營范圍的碳中和,2030年前太平鳥100%產品的碳足跡信息可追尋、可標識。
對品牌公司而言,供應鏈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占據很高的比重,約占其總體排放量的75%-95%。當前,碳標簽、碳關稅正在成為國際間新的貿易壁壘,一些地區已經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的產品環境足跡體系,這勢必將對全球貿易和中國紡織產品出口產生深遠的影響。
碳足跡標準及標識的發展,推動著產品碳排放的直接比較,有利于實現綠色消費的甄別及引導。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態度和行動,正切實影響著產品銷售、市場融資和全球貿易。
作為綠色發展的重點關注領域,紡織服裝行業始終走在中國氣候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前列。2005年開始,紡織服裝行業是第一個在全球供應鏈和產業層面推動社會責任能力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創新實踐的行業。
2017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紡聯)啟動碳管理創新2020行動,是中國最早提出碳中和目標的產業之一。2019年,中紡聯作為締約方簽署了聯合國時尚產業氣候行動憲章,參與時尚產業氣候全球治理,并將碳管理創新2020行動升級為氣候創新2030行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