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紡織業在可持續再生及碳足跡產品上的現況
隨著可持續時尚探索不斷深入,還有服裝品牌嘗試通過數字化追溯信息,了解產品原材料的生產以及制造環節原始數據,助力“雙碳”目標的完成。
中國紡織服裝業在可持續再生及碳足跡產品的現況
早前“中國品牌碳中和·加速行動”上,發布新疆棉實測數據碳足跡產品,通過碳足跡標簽的引入實現信息可追溯;經過數字化認證的碳中和產品,實現出口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源頭數據的核算。
盡管各企業動作頻頻,但在具體實踐上仍有一定挑戰。
紡織服裝企業引入碳足跡標簽等數字化手段,助推‘雙碳’目標實現,仍存在一定難度。在紡織服裝產品生產的過程中,碳排放不管是收集、計算以及檢測的標準還未完善,更沒有統一覆蓋所有產品的碳指數標準。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約有2600萬噸舊衣服被扔進垃圾桶,綜合利用率不到10%,中國紡織服裝業在產品循環再生環節上處于低端狀態,生產過程更存在二次污染。
未來,紡織服裝企業還需要建立長期的機制,針對系列產品生產的全程進行不斷探索和改進,堅持投入大量成本的數字化碳足跡實踐,才能做到真正的可持續時尚。
挑戰與機遇并存
聯合國數據顯示,紡織服裝行業的總碳排放量超過所有國際航班和海運的排放量總和,占據全球碳排放量的10%,是僅次于石油產業的第二大污染產業。
服裝產業在產品制造過程中存在諸多污染釋放,紡織服裝行業推行可持續時尚,將要求確保研發、制造、采購各個環節全是綠色的過程,這對企業制造技術、生產模式以及設計標準等都會有全方位的改變。碳中和”的可持續時尚,不可避免地面臨諸多挑戰。
紡織服裝產品生產工藝過長,各個環節都存在碳排放,需要制定系列的碳排放核算標準及方法。棉花作為紡織服裝行業的主要原料,從生產產地、有機與非有機的差異,到制造、運輸再到印染等環節,每一個生產周期都存在不同的碳排放。
可持續時尚還面臨普遍的消費認知難題。
雖然消費者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但還遠沒有到普遍愿意為環保、社會責任等支付溢價的程度。需求和供給是個相互促進的循環,沒有消費者的參與,企業端的動力也不會持久。
不過,隨著“雙碳”理念的深入,紡織服裝行業未來發展依舊充滿機遇。紡織服裝品牌堅持以‘雙碳’理念發展,未來將有可能抓住新的風口與機會,成為走向全球的國際時尚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