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與環境:紡織纖維會存在多長時間
紡織纖維會存在多長時間?
媒體對海洋中塑料的報道越來越多。野生動物組織也在發出警報,大量塑料進入海洋中。網上隨便一搜就可以看到倒霉的魚被丟棄的塑料袋套住,鯨魚和其它海洋哺乳動物因吞食塑料而死亡。
根據Geyer等人i的數據,從1950年到2015年,在合計生產的聚合物樹脂、合成纖維和添加劑中,約有60%(近50億噸)的塑料被丟棄。其中,6億噸是纖維。這些塑料的最終歸宿是垃圾填埋場;而其中一些泄漏到自然環境中,造成更大的危害。
Eriksen 等人ii估計有重達27萬噸5.25萬億個塑料顆粒漂浮在全球海洋中。微纖維一般指長度為5毫米或更短的纖維。近年來,隨著微塑料穿透食物網,散布到地球上各個角落,對生態系統和健康造成影響,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這一最被忽視的塑料問題。此外,塑料顆粒還可能吸引和吸收其它有害污染物,最終進入魚的體內,導致有毒化合物的生物累積。
PLOS Oneiii的最新報告稱,81%的自來水樣本、12個美國啤酒品牌的樣本以及100%的海鹽樣本都受到微塑料的污染。微塑料的來源是一個關鍵問題。每年生產的約8500萬公噸聚酯纖維可能是一大來源,其中大部分是服裝和家居用品。
織物在洗滌時,產生微纖維,然后排放到污水處理系統中。污水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部分纖維被過濾,沉淀到污泥中。其它的直接進入排水溝。污泥通常干燥后用作農業肥料,其中大量最初去除的纖維最終得以進入大海。
棉質服裝在洗滌時可被認為是纖維素微纖維的來源之一。眾所周知,棉花和其它天然纖維,如羊毛,在進入環境中后會自然降解。那么降解的程度和速度如何呢?與微塑料相比呢?北卡羅萊納州自然資源學院的研究人員著手深入了解棉、聚酯、人造絲和聚/棉的小顆粒會發生什么。在加速洗衣試驗和環境退化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雖然棉纖維產生了微纖維,但與微塑料不同,棉纖維在海水、湖水和城市污水處理廠中可以迅速降解。該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與聚合物纖維相比,棉纖維是最環保的纖維。
紡織品制造商是造成微纖維問題的主要來源之一,應做出環保決策,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對此COTTON USATM 可以提供幫助。棉花是一種強韌的天然纖維,有各種前所未有的創新用途,如棉絨布。而美棉采用最高的可持續標準種植,生物降解速度快。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棉花都是環境和企業最佳的選擇。
作者簡介:
Jordan在棉花生產、加工和紡織服務領域擁有40多年經驗。 他是JordanAssociates的老板,這是一家咨詢公司,為客戶提供可持續生產實踐和標準方面的咨詢服務。 Jordan曾擔任美國國家棉業總會技術服務部的副總裁以及美國國家棉業總會的研究和教育機構 - Cotton Foundation的執行理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