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回顧第六屆中國紡織非遺大會精彩紛技藝
2022年12月26日-28日,以“傳承非遺技藝 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系列展于保定市高陽縣巾巾樂道產業育城中心舉行,展覽共分為六大部分,展覽面積約820平方米,展出了涵蓋紡、染、織、繡、印、服裝服飾、文化創意產品、藝術品、等多個品類的500余件(套)展品,是中國紡織非遺大會首次最大系列展。

第一展區:
《紡織非遺藝術展》
當代藝術是多樣性的,藝術家以超常的想象力,打破對某種藝術的固有屬性進行設計再造。該板塊展出的36幅藝術創作來自金頂獎設計師劉薇,倡導更多的人關注環保,綠色生態,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循環再利用理念。作品多角度詮釋紡織非遺傳統與時尚融合,多手段展示紡織非遺技藝創新,多維度展示設計師藝術創作水平,讓紡織非遺從不同視角直擊觀者心靈,以此引發對觀者對生活、對自然、對文化的深入思考。



第二展區:
《榜樣力量——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風采展》
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推選活動是中國紡織非遺大會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歷年推選出的“非遺人”代表,以榜樣力量持續引導更多人參與到紡織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中來,以自身影響力與公益心助力紡織類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諾了大使的責任與擔當。自2017年至今,中國紡聯共推選出58位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1位傳播中國紡織非遺友誼大使,11位中國紡織非遺苗繡推廣大使。該展覽充分運用高陽縣紡織產業優勢,以高陽縣榮儀毯業有限公司的3D打印技術將70位推廣大使風采逐一呈現,讓觀者零距離認識他(她)們。




第三展區:
《河北保定非遺特展》
該展覽以來自河北省保定市轄區的紡織非遺傳承保護成果為主,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紡織類非遺代表性項目匯聚于此,包含京繡、定州緙絲、抽紗補花技藝、文彩繡、清宮傳統刺繡、氈帽制作技藝、滿族結繩技藝、千層底布鞋制作技藝、絹人制作技藝、耳枕制作技藝、花絲鑲嵌品制作技藝以及高陽民間染織技藝、高陽提花布織造工藝、高陽土布草木染技藝等,集中展示了保定市豐富的非遺資源,講述了保定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時代故事,讓觀者深度了解保定市紡織非遺魅力的同時感受匠人匠心的智慧與堅守。







第四展區:
《全國紡織非遺品牌聯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從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全國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指示精神,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工作,不斷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切實增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和傳承力。此板塊重點展示“高陽杯”中國紡織非遺十佳創意產品征集大賽的獲獎產品,與來自全國特邀知名文創企業代表作品聯合展出,相得益彰,珠聯璧合,聚焦企業創新設計水平,彰顯紡織非遺企業高質量發展。





第五展區:
《博柏利手藝設計師培訓公益項目成果展》
“博柏利手藝設計師培訓公益項目”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由博柏利集團支持,2022年至2024年走進苗族、鑫族、瑤族等10個少數民族地區,針對具有一定傳統技藝的女性從業者進行設計能力培訓,并結合培訓開展成果轉化、展覽展示、公益宣傳等相關活動 ,致力于培養出一批將傳統技藝與時尚觀念融匯貫通的女性“手藝設計師”,使傳統文化煥發新魅力,讓非遺技藝繼往開來,創新開物,共創未來。該展覽展示了項目2022年度三期培訓成果,展品以同根同源的苗、畬、瑤三個少數民族紡織非遺技藝創新設計為主,身著少數民族盛裝的學員成為大會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第六展區:
《布衣天下非遺傳承創新展》
近年來,高陽縣深挖紡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省級非遺項目“高陽民間染織技藝”、市級非遺項目“高陽提花布織造工藝”與“高陽草木染”。高陽縣將非遺與文旅文創融合,積極開展紡織類非遺體驗活動,通過游客動手感受,零距離接觸,從中領略高陽紡織非遺風采。本展覽以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的植物染產品為主,融合非遺文創產品、圖案創新開發設計展示,除此以外,還增加織染工具工序的介紹,實操體驗環節等內容來豐富展覽。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