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觀察】外匯危機難解 巴基斯坦紡織企業或大量違約
2022年以來,巴基斯坦出現了嚴重的外匯危機。巴基斯坦經濟部長穆罕默德.達爾表示,巴基斯坦一周內花光了全國四分之一的外匯儲備,現如今只剩下了30.9億美元,僅夠支撐一個月的進口商品外匯儲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1億元)的貸款再一次推遲發放,主要原因是IMF無理要求巴基斯坦審查中巴經濟走廊及其他與中國相關的合作,被巴方嚴詞拒絕。雖然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董事會批準向巴基斯坦提供7億美元貸款,手續已辦完,但從目前來看,因巴基斯坦糧食、能源等都高度依賴進口,極易受到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的影響,外匯危機的解決面臨很大難題。
據部分國際棉商、棉花棉紗貿易企業反饋,業內對巴基斯坦外匯危機的擔憂并沒有隨著中國施與援手而有太大改變,紡織行業大量違約的風險不斷上升,或于4/5月份進入“臨界點”,可能引發巴基斯坦銀行業危機。
一方面,國際棉商等對巴基斯坦銀行開出的L/C 180天接受的意愿偏低(大部分巴基斯坦國內銀行仍未恢復信用證業務),擔心一旦像斯里蘭卡一樣發生政府破產的情況,L/C或難以兌付;另一方面,因巴基斯坦銀行信用證業務大多處于被拒絕狀態,包括中國、越南等各國企業采購巴基斯坦棉紡織品,合同執行也受到較大影響,巴基斯坦紗廠、布廠、服裝企業等違約的概率增加。
據統計,2023年2月巴基斯坦進口同比下降31.51%,出口同比下降18.67%,外匯儲備危機的影響仍處于發酵態勢。其中,不僅巴基斯坦出口紡織品服裝環比下降10.69%,同比下降29.53%,而且棉花進口環比、同比均較大幅度下滑。
某外商表示,由于對2022/23年度巴基斯坦紡織企業或大面積違約的不安情緒蔓延,棉花企業紛紛采取減少巴基斯坦港口發運、減少船貨報價及挑選大型紡企/貿易企業做為合作對象等多種方式應對。對于巴基斯坦企業因外匯儲備危機而引發的合同違約(非可抗力),無論棉花供應商還是下游棉紗布采購企業都很難獲得經濟損失補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