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國內紡織服裝出口降幅趨緩
(一)新年度初期供給總體充裕
陳棉去庫基本完成,政策性棉花接續供應。截至2023年8月底,2022/23年度全國棉花加工企業環節的棉花已基本銷售完畢,與上年度181萬噸高位的陳棉庫存形成鮮明對比。為滿足紡織廠用棉需求,7月底以來中央儲備棉陸續輪出供應市場,2023年7月31日至9月14日,儲備棉累計掛牌量44.81萬噸,累計實際成交43.54萬噸,成交率97.17%,成交均價17675元/噸,同期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18042元/噸。據中國棉花協會消息,75萬噸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已下達給棉紡廠,新棉收購期間有關部門將根據形勢繼續銷售儲備棉,這將有助于棉市平穩運行。
新年度棉花零星上市,規模采摘預計后延。當前棉花處花鈴生長后期,棉桃吐絮加快,部分地區開始零星采摘,規模采摘時間可能在10月上中旬。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8月底調查,近期全國天氣狀況基本正常,棉花長勢良好,病蟲害發生較輕,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長勢好于去年,單產有望增長,新疆棉花長勢也好于前期,預計新年度國內棉花產量為605萬噸,較6月份預估上調13萬噸。9月初中國棉花網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新疆機采棉開秤價在7.6-9元/公斤,近兩周國內棉價回調使棉農對籽棉收購價預期略有下降。9月中旬以來全國氣溫有所下降,今年霜期時間是否正常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二)紡織生產旺季到來,需求小幅回暖
紡織消費略有回暖,紗布產銷率上升。進入傳統紡織生產旺季,下游紡織消費需求緩慢恢復,訂單相對前期有所好轉,企業生產積極性較高,原料棉花庫存有所增加,但內外需訂單總體不及預期。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截至2023年9月初,被抽樣調查企業開機率為90.3%,環比上升3.4個百分點,同比上升16.2個百分點。紗產銷率為96.7%,環比提高6.6個百分點;布的產銷率為101.6%,環比提高5.7個百分點。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約為28.3天,環比增加3.2天,同比減少2.1天。
紡織品服裝內銷小幅增長,出口降幅收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銷售額982億元,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2.1%。海關總署數據顯示,8月受低基數和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同比繼續下滑,環比降幅縮窄。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278.62億美元,同比下降10.2%,降幅環比縮小8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降幅分別6.3%、12.7%,環比分別收窄11個、6個百分點,停止連續兩月降幅擴大趨勢。
(三)2023年度中國棉花產銷存預測
基于相關專題調查和對國內外經濟環境及市場狀況的分析,本期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對2022年度和2023年度中國棉花產銷存預測如下:
2022年度中國棉花期初庫存529萬噸,產量671.9萬噸,進口量140萬噸,消費量770萬噸,出口量調整為1.7萬噸,期末庫存調整為569萬噸,庫存消費比調整為73.73%。
2023年度中國棉花期初庫存調整為569萬噸,同比增長7.6%;產量605萬噸,同比下降10.0%;進口量170萬噸,同比增長21.4%;消費量780萬噸,同比增長1.3%;出口量2萬噸,同比增長17.6%;期末庫存調整為562萬噸,同比下降1.2%;庫存消費比調整為71.86%,較上年下降1.87個百分點。
主要結論
進入紡織服裝“金九銀十”生產旺季,國內外市場均出現邊際好轉跡象,但與往年相比“成色”不足。紗棉價差維持低位,紡紗生產虧損較普遍,對棉花采購需求造成壓力,在前期市場對消費回暖的較高預期下,貿易商囤貨積極,紗線庫存明顯增加。另一方面,9月以來國內部分地區降雨降溫,業內對棉桃吐絮及新棉單產的擔憂有所升溫,其他主產棉國干旱少雨狀況尚未得到有效緩解,天氣因素對供給端的擾動仍將持續。國慶節過后國內將迎來新棉的規模采摘高峰,棉農對新棉收購價預期普遍較高,隨著機械化采摘的推廣收購期大幅縮短,搶收之勢恐難避免,而前年搶收虧損余悸及有關部門加強調控監管將會促使收購活動更加理性。在天氣和搶收未被證偽的前提下,預計國內棉價在階段性承壓盤整后仍有偏強震蕩的可能,需注意收獲完成后的需求支撐情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