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縫制機械列入 國家產業結構調整鼓勵目錄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以下簡稱“目錄”),將“智能縫制機械(采用數字控制、智能感知等先進技術)及關鍵零部件開發制造”列入輕工鼓勵類目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裝及家用紡織品生產技術和裝備開發、應用”列入紡織鼓勵類目錄,這是繼2019年縫制機械行業第一次進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之后,縫制機械及關鍵零部件開發制造繼續位列鼓勵類目錄。“與2019年本的‘高效節能縫制機械(采用嵌入式數字控制、無油或微油潤滑等先進技術)及關鍵零部件開發制造’不同,本次鼓勵類目錄為‘智能縫制機械(采用數字控制、智能感知等先進技術)及關鍵零部件開發制造’。從‘高效節能’到‘智能縫制’,其表述上的轉變也體現了國家在產業政策層面對縫制機械行業未來的明確導向,契合當前行業產品技術升級發展的趨勢,將對行業發展起到極大的指導作用。”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協會科學技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陳戟表示。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記者了解到,目錄最初于2005年發布,此后在2011年、2013年和2019年分別進行了3次修訂或修正。本次目錄政策導向鎖定四個方面:一是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二是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三是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四是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按照目錄要求,將加快制訂和修訂財稅、信貸、土地、進出口、市場監管等相關政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將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制訂具體措施,切實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此次目錄的發布旨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提高先進產能比例,有效擴大優質供給。目錄由鼓勵、限制和淘汰三類組成,其中鼓勵類項目主要包括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有利于關鍵技術創新,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有利于產業跨區域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有利于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服務業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技術、裝備和產品。
陳戟表示,數十年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不懼艱辛,不斷調整,從最早的機械式縫紉機,到計算機控制縫紉機、縫制單元,再到現在以“智能縫制技術及數字化整套解決方案”為主的產品體系,行業創新驅動新動能不斷釋放,產業向新發展階段不斷邁進,現代化制造能力進一步提升,這是全行業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
縫制機械及關鍵零部件開發制造繼續位列鼓勵類目錄,充分體現了國家和有關部門對縫制機械行業發展的重視,同時也是對行業自動化、智能化發展階段性成果的認可。今后,縫制機械行業將以此為契機,按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導向,深入研究智能縫制技術及數字化整套解決方案、智能生產線、智造車間、智慧工廠,為紡織服裝、皮革箱包、家居裝飾、汽車航空等下游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深化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數字中國進程。(記者 王薛淄 王凌云)
(來源:消費日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