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條褲子起家到中國服裝名鎮
地處遼寧南部、遼東半島北端的海城市西柳鎮,用了40年的時間,從“做一條褲子起家”,如今已發展成為中國服裝名鎮,并打造出以東北及內蒙古地區為主要市場,并輻射全國、銷往世界的服裝產業集群。
日前,記者實地走訪西柳鎮,探尋這里關于服裝產業的“致富經”。
從“第一條褲子”起家
“孩子的新衣、年夜飯的菜品、走親訪友的禮物,西柳年貨節都為您準備好了!”官方短視頻一經發布,不少西柳鎮附近的居民驚喜地表示:“還有這種好事?”“趕明兒就去轉轉。”
這是西柳服裝市場年前舉辦的首屆年貨節。從服裝到禮品,從生鮮到副食,歷時10天、共設100多個展位的年貨節,累計接待顧客近5萬人次。除此之外,西柳年貨節還特別設置了“一帶一路”進口商品展銷專區,不少來自俄羅斯等國家的商品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
“我們決定舉辦年貨節,一方面是為了給商戶、消費者帶來便利,另一方面是希望營造春節的喜慶氣氛。”遼寧西柳服裝商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尹玉權對中國商報記者說。
事實上,不斷想到新方法、采取新行動,這種敢想敢做的闖勁兒正是西柳從籍籍無名的小鎮發展為中國褲裝名鎮、中國棉服名鎮的關鍵所在。
“咱們西柳發展到現在,有兩個人不能忘,一個是‘西柳服裝市場第一人’丁其山,一個是時任遼寧省委書記兼海城縣委書記李鐵映。”尹玉權向記者介紹。
1978年,農民出身的丁其山為節約成本,用原本只能買一條褲子的價錢買來布料,自己加工制成了兩條褲子,其中一條很快被鄰居看中買走。也正是這“第一條褲子”,不僅讓丁其山掙到了4元錢,也讓他無意間看到了致富的“火苗”。隨后,丁其山發動家人一起制作褲子,不久后左鄰右舍也參與進來,讓西柳服裝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
20世紀80年代初,西柳服裝市場初具雛形。1984年,時任遼寧省委書記兼海城縣委書記李鐵映到西柳考察后,提出了“物暢其流、財達三江”的市場理念,為西柳鎮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讓這里的服裝產業進一步走向正規化、規模化。
目前,西柳服裝市場已經形成了以專業市場為龍頭、以配套加工為支撐、以配套服務為依托的專業市場集群,占地面積4.5平方公里,擁有10個單體市場、2.62萬個攤位、2.3萬名從業人員,日客流量5萬余人次,經營范圍涵蓋服裝、面料、輔料等40大類的2萬余種商品,年銷售收入達803億元。
“西柳服裝市場主要擁有商品質優價廉、專注大眾消費、批發走量、款式時尚、營銷方式便捷靈活等優勢,市場份額不僅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占據龍頭,在浙江、福建等其他省份也有所輻射。此外,還通過邊境貿易銷往韓國、俄羅斯、朝鮮、南非、中亞等國家和地區,男褲總產銷量在全國排名第一。”尹玉權說。
主打“性價比”惠民
提到西柳服裝市場的主打路線,尹玉權認為“主要是性價比”。
“我們服裝的最大特色就是性價比特別高,在品質讓人信得過的前提下,1件棉服的價格平均在120元左右,1件羽絨服也只要180元至280元。”尹玉權說。
“富裕一方百姓,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期望和堅持。”談及惠民利民,尹玉權認為,這是西柳服裝市場經營的初心和使命。
在為商家和消費者謀福利方面,西柳服裝市場不遺余力。以地產品牌超鵬為例,其推出的飛行服、戶外夾克、工裝褲等服裝品類設計精美、品質優秀,甚至還有不少外國客戶找上門來尋求合作。對于這樣的優秀地產品牌,尹玉權表示,未來還將繼續加大對它們的扶持力度,“爭取進一步提高地產服裝品牌的知名度。”
此前,西柳服裝市場以傳統批發模式為主,但在發現部分商戶的零售意愿后,西柳再度展開嘗試。2023年12月,首屆“棉服節”在此舉行,包括帝衣圣飾、古鐵騎士等地產棉服品牌在內的400余個商家均來參展。活動期間,西柳市場打出了“1件也是批發價”的口號,用批零兼營的模式擦亮了“中國棉服名鎮”的金字招牌。
不僅如此,從地區政策與當地企業的相互促進來看,西柳服裝市場在海城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不斷將《海城紡織服裝箱包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西柳服裝市場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落到實處,加大市場招商引資力度,實施紡織服裝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發展戰略,推動海城紡織服裝產業的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
“2023年,我們西柳服裝市場集群完成了兩件大事,一個是在4月,在政府引導加企業主導的市場化管理運營體制下,實現市場集群管理由原鎮級提升到市級;另一個是9月我們成功舉辦了‘2023中國西柳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西柳國際服裝周’盛會,通過10多場大型平行活動,全方位展現了西柳北派服飾的產業實力,為西柳本地服裝行業搭建了有效的對接與合作平臺,提升了西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尹玉權說。
未來,西柳服裝市場還將繼續堅持性價比路線,爭取實現“性價比最高、成本最低、通道最廣”,進一步讓服裝產業惠及四方。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聚焦打造千億級市場集群,持續踐行‘為民服務’主旨,秉持‘強龍頭、樹品牌、補鏈條、興業態’理念,推動西柳專業市場集群整體不斷提檔升級、發展壯大。”尹玉權說。(記者 于佳鑫)
(來源:新華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