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南岸崛起百億級現代紡織城
在這張時間表上,浙川東西部協作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018年,宜賓市屏山縣浙川產業協作示范園開建。截至2023年底,園區已集聚紡織企業41家,規上企業總營業收入達99.3億元。5年間,在岷江南岸崛起了一座百億級現代紡織城。
近日,“浙川一家親,共鑄山海情”浙川東西部協作主題采訪團來到屏山,探訪這里的產業“山海經”。
走進宜賓天之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賓天之華”)的渦流紡車間,一排排機器運轉著,卻不見人工操作,紡車在線上來來去去,紗線“飛繞成錠”……
“這個設備是全球最先進的,目前是這里規模最大的,2027年將達到500臺,成為全國最大的渦流紡生產基地。”公司副總經理侯春春說,這些設備在幾年前就預訂了。“2022年,宜賓天之華營業收入超過嘉興總部,2023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產值達15.8億元,2027年的產值預計會超過40億元。”
在轉移中升級、發展重心西移,宜賓天之華的發展軌跡在示范園有代表性。園區內的禾城、富而森等19家紡織企業來自嘉興,其余22家企業都是以產業鏈招商,從廣東、江蘇、上海等地招入的。41家紡織企業中,只有5家是下游產品制造,其他都是中上游企業。“這樣的產業適應性廣,今后會繼續招引服裝、家紡等成品企業來,延伸后端價值鏈。”浙江掛職干部、屏山經開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厲有軒說。
為何會在屏山縣發展紡織產業?屏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周德奎介紹,2017年嘉興市和宜賓市把握產業轉移大勢,融合嘉興“騰籠換鳥”和宜賓“筑巢引鳳”的契合點,決定在產業轉移中推動產業升級。彼時,屏山縣有7家小紡織企業,宜賓有龍頭企業潔麗雅,加上境內高鐵、高速交通便捷等因素,綜合優勢突出,兩地便決定共同培育屏山縣紡織產業。
2023年,屏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9.51億元,比2018年增加了一倍多,產業強縣成效突出。
(來源:四川日報 全媒體記者 張紅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