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重構:安徽利辛老產業煥發新質生產力
利用空氣渦流實現紡紗自動化,利用電商平臺實現利辛服飾賣全國……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這個傳統農業縣正在悄然蛻變。2024年,利辛縣以輕紡服飾工業總產值突破130億元、同比增長58.8%的亮眼成績,首次躋身安徽省縣域經濟20強。從絲網、紗門等低端產品起步,到培育出全球色紡顏色種類最全的“隱形冠軍”,再到打造國際戶外運動品牌“伯希和”……利辛縣正用“一塊布”織就了輕紡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圖景,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
技術破局:“紡前染色”顛覆傳統
走進安徽翰聯色紡股份有限公司車間,色彩繽紛的紗線如彩虹般流轉,近千平方米的車間里幾乎看不到紡紗工人,實現自動紡紗的是“空氣渦流”。這家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憑借獨創的“紡前染色”工藝,改寫了傳統紡織業“先紡紗、后染色”的百年流程。“纖維生產和染色同步完成,能耗降低50%。”翰聯色紡相關負責人介紹。技術突破讓企業站上全球色紡領域制高點,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利辛的轉型之路并非坦途。十年前,全縣500多家紡織企業分散經營,產品附加值低,產值長期在低端徘徊。“利辛輕紡服飾產業已有60余年的產業發展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實現產業升級的原因,技術革新和政府扶持都是關鍵。”利辛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以創新為突破口,構建“高校+企業+政府”創新聯合體,累計培育輕紡領域高新技術企業2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4家。技術革新浪潮中,利辛紡織從“制造”邁向“智造”。
鏈式躍升:智能化串起產業“金線”
在利辛縣雪紡紡織有限公司,智能化渦流紡紗機飛速運轉,一根根差別化纖維混紡紗線自動成型。“傳統紡紗機1小時產300米,渦流紡可達9000米!”總經理苗杰算了一筆賬:效能提升30倍,年產能突破10萬噸,國內高端紗線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據介紹,利辛縣雪紡紡織有限公司是翰聯色紡與當地國有獨資企業利辛縣天富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高新技術企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強強聯合,讓利辛縣輕紡產業道路更加寬廣。
智能化改造不僅讓單家企業脫胎換骨,更串起了產業鏈“黃金走廊”。利辛縣本土戶外品牌“伯希和”依托當地紡織基材優勢,研發出防水透濕、抗菌抗UV等功能性服裝,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成功躋身國際戶外運動服飾第一梯隊;利辛縣推出的“以商招商”的模式更是吸引蘇州京盛和來利辛縣投資興業。蘇州京盛和落戶利辛后,半年建成60萬件成衣產能。在利辛縣,現已形成“從一根紗到一件衣”的全鏈條。“上游原料10分鐘送達,下游訂單2小時響應。”,利辛縣政府各部門“保姆式服務”已經讓輕紡業在利辛形成產業鏈,產業集群效應也讓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倍增。
生態重構:老產業煥發新質生產力
行走在利辛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生態圈”活力涌動:6萬從業人員中,90后技術骨干占比超三成;紡織博物館記錄著60年產業變遷,隔壁的產學研基地已孵化3個省級實驗室。數據顯示,當地輕紡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22%,兩家頭部企業伯希和、翰聯色紡產值增長均超200%,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正逐步凸顯。
凌盛服飾原來的服裝訂單主要出口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亳州市及利辛縣在鼓勵企業做好外貿訂單的同時,做好自主品牌,做好國內市場。目前,該公司已經研發注冊的自己的服裝品牌,并邀請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生加盟做服裝設計,開始進軍國內戶外運動服飾和商務休閑服飾。“利辛縣委、縣政府領導不僅給我們輕紡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還擔任義務推廣員,在多個場合推薦我公司產品!讓我們都感覺暖心!”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傳統產業不等于低端產業,關鍵要用新質生產力激活老基因。利辛正圍繞“一塊布”謀劃千億藍圖:以渦流紡和戶外服飾裝備鏈為重點,建設國家級紡織新材料基地,打造皖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如今,這個曾以農業為主的縣城,正用“一根紗”編織著縣域經濟突圍的新傳奇。
(來源:安徽日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