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繩(纜)網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
2024中國繩(纜)網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于8月23日在山東泰安隆重召開。此次大會以“提升繩(纜)網行業裝備水平,推動產業協同創新,實現行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為主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原一級巡視員曹學軍,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龍希江,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繩(纜)網分會會長沈明,中國漁船漁機漁具行業協會會長李杰人以及泰安市相關領導嘉賓出席會議。繩(纜)網行業相關產業集群代表、科研院所、檢測機構,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代表300余人參會。
開幕式由泰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工業推進委副主任、黨委書記李華民主持。泰山區委副書記、區長周鵬飛,泰安市副市長劉峰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分別致辭。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李陵申
李陵申在致辭中提到,中國是世界纖維繩索和繩纜制品的重要生產大國,隨著國家應急產業、軍民融合戰略等政策持續推進,高性能繩(纜)網被列為國家大力支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不僅為產品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遇,也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陵申表示,貫徹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加強調質態而不是業態,傳統產業強根基、延鏈條亦大有可為。繩網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聚焦紡織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明確發展目標,探索創新路徑。為此,他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固本培元、夯實基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基礎能力建設;二是優化供給、彰顯價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新需求;三是綠色引領、持續發展,深化綠色發展理念,推進數智化轉型升級;四是強化協同、完善生態,加強與終端應用領域的合作。
泰安市副市長 劉峰梅
劉峰梅表示,借助大會這一重要平臺,通過分享最佳實踐、技術突破和市場洞察,提升各企業的技術水平,推動全行業向高質量創新邁進,從而在全球市場上樹立強有力的競爭優勢。周鵬飛講到,魯普耐特集團是泰安市繩纜網行業的優秀旗艦,此次大會的召開對泰安繩網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泰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紡織服裝產業鏈專班組長 賈玉亮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和中國漁船漁機漁具行業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開幕式上,泰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紡織服裝產業鏈專班組長賈玉亮介紹了泰安市先進功能性繩(纜)網產業發展情況。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中國漁船漁機漁具行業協會會長李杰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期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滿足更好地服務于市場需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校長 徐衛林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圍繞繩纜網產業未來的發展與思考作主旨報告,聚焦于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的現狀,詳細闡述了編織繩索材料在傳統應用領域的發展和創新進展。徐衛林院士在報告中特別指出繩纜網產業在航天、航空、國防和軍工等領域未來的潛在發展方向,包括關注多組分、差異化有機/無機纖維復合編織高性能繩索,通過改變組分設計出不同功能特點繩索,綠色可降解、環境友好型編織繩索,以及智能化、能源化可穿戴交互繩網編織體,為與會者提供了豐富的思考和啟示。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應急管理研究院院長,中國應急管理學會副會長 馬寶成
中央應急管理研究院院長、中國應急管理學會副會長馬寶成作《以新質生產力助推應急管理現代化》主旨報告。他介紹了新質生產力對于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有力推進應急管理體制現代化、有效提升預防準備能力、有效提升監測預警能力、有效提升響應處置能力、有效提升應急綜合保障能力、有力推進應急產業現代化。
國家杰青,泰山學者,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導 王樹青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王樹青在《海洋工程纖維纜索現狀、挑戰及進展》主旨報告中介紹,海洋工程系泊系統是海洋資源開發的關鍵裝備,是漂浮式裝備系統的“定海神針”。他簡要回顧了我國海洋工程重大發展需求和重大工程裝備發展現狀,重點針對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海上綠色能源開發、深遠海養殖工程中柔性纖維纜索的發展現狀及應用情況進行闡述,對纖維纜索面臨的技術、工程挑戰進行分析總結,為海洋纖維纜索的設計分析、研發制造及工程應用提供重要參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本次大會開展了以繩纜網行業的轉型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高峰對話,邀請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中產協繩(纜)網分會會長、魯普耐特集團董事長沈明,浙江四兄繩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茂巨,湛江市經緯網廠董事長張春文,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玲,徐州恒輝編織機械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兵,中國漁船漁機漁具協會副會長兼常務副秘書長錢忠敏,就繩纜網行業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運行、轉型創新與應用拓展、現狀挑戰及未來趨勢等議題分享觀點。
在高峰對話中,李桂梅談到,產業用紡織品作為新材料產業的一部分,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的作用愈發突出,繩(纜)網在海洋漁業、安全防護、航空航天等領域已取得快速發展,從量大面廣的民用邁向多功能、高性能的工業和國防軍工領域。新質生產力是驅動繩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要建立多層次科技創新體系;加強行業前沿科技研究和標準化建設;加快行業綠色轉型并且推動高端應用。繩纜網業界專家和企業老總分別結合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實際體驗和成果,就如何推動繩纜網行業的轉型創新與新質生產力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討行業未來發展路徑。
大會下午的技術報告環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楊紅生研究員,東華大學王依民教授、中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石云虎經理、中國水產科研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石建高研究員,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賀鍵總工、山東金冠網具有限公司任立超總經理、北京綠網再生資源技術有限公司金堅敏總經理,分別圍繞現代海洋牧場建設、聚芳脂纖維與高性能繩網、低蠕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開發、深遠海養殖網衣防污技術、吊索具和特種系泊纜國內外發展趨勢、網具助力綠色高效生態農業、廢舊漁具處理路徑和養殖網衣循環再生技術等議題進行匯報。
同期中產協繩(纜)網分會第二屆四次理事會議于8月22日下午召開。分會成立以來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致力于行業交流、組織建設、科技創新、標準編制和產學研合作,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實現國內繩(纜)網纖維類加工總量恢復增長,行業盈利水平回升,產業升級效果顯現。曹學軍在會上表示,繩(纜)網產業雖然傳統,但在海洋漁業、安全應急、現代農業等領域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配套產品。行業未來需要專注于創新、綠色和產品替代等發展方向。理事會的與會代表還就纖維繩索制造工工種的新職業建議、廢舊繩纜網高效回收處理利用相關工作、繩網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四五”總結及“十五五”方向等內容進行討論。分會將進一步發揮協調作用,引領行業迎挑戰、抓機遇,穩步前進。
(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韓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