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立風骨 墨洇華章——記著名書法家周超美
古人論書法,強調形神兼備,尤貴于神。觀賞當代著名書法家周超美先生的筆墨作品,果然深諳此論,恰是形神兼備的佳作,亦是尤貴于神的上品。先生寫書法,深師碑帖,取法為上,以碑學而立字之筋骨,寫得卓越雄強。以帖學而顯字之豐神,寫得豐姿多神。仰觀其書法,必有感嘆:翰墨淵妙,古今永傳!
從書法的文化品格上來論,他的筆墨潛涵著傳統文化的精髓。以道家的陰陽相和為玄機,筆作陽剛,墨寫陰柔,剛柔相濟,方圓周備。獨陰則不生,孤陽則不長,其書法意象恰諳此論,道法自然。以儒家的進取精神為表現,執筆墨感懷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激蕩,積極進取,筆墨擔當。也融入佛門禪意,筆墨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依心而作,空鑒從容。筆墨見證真相,唯善從流!這便是他的書法既有技法的精湛,也有文化獨見的重要原因,落筆一剎那,妙意證永恒。創新與傳承相互加持,讓書法的人文精神代不絕人!
從書法研習的寬度來看,周先生諸書皆成,博涉多優。篆書師取泰山碑、隸書寫成石門頌、楷書作顏筋柳骨!尤其以揮灑自如,風骨與風度同時鋪陳的行草而聞名八方,起筆落筆可以寫透晉韻宋意,亦有張旭之狂,懷素之癲,可以須臾掃盡數千張!
縱觀其行草作品,其法有來源于蘭亭序、伯遠帖、快雪時晴帖的儒雅內涵,也有來源于自敘帖、古詩四帖的氣勢浩然,還參意了研石銘、蜀素帖的筆墨痛快,取法歷代賢家法帖,經過心追手臨,把隱藏在法帖之中的秘籍琢磨透徹,作出了融會貫通的表達,所以寫得如飄風驟雨驚竦竦,亦如落花飛雪何茫茫!這一手類萬物之象的行草作品,恰可以依書抒情。情緒激越之際,寫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情緒適逸之際,寫鸞鳳徘徊,激楚浪以成文!
其書法貴有筆法玄機,用筆千古不易,一直以東方審美原則為靈魂,寫得剛柔相濟!有學士之風度,也有俠者之風骨。微肉而多骨,有筋續有力,是為圣!把這樣的書法境界同筆陣圖一一對照,可見每作一橫如孤舟之列江渚,必正!每作一豎如春筍之抽寒谷,必直!一筆拉過來,直中作曲勢,狀如布陣排云,亦如萬歲枯藤!好的筆法,就是這種心與筆暢,同自然之妙有的無限表達。觀賞他的筆墨佳作,足以極視聽之愉,游目騁懷,大振心顏,足足的筆墨魅力,鋪陳在眼前,如注岸崩崖,臨危居高!唯有覺悟翰墨真諦,方可以寫就這書法的華章!
筆立風骨,墨洇華章。先生作書法有筆法的精妙,也有墨法的精彩。濃淡干濕焦,五色煥神。干墨作飛白,濕墨顯豐筋,筆里有墨,墨里有筆,前后相隨,高低有趣。纖纖乎如新月之出天涯,這是細筆巧墨的情景。落落乎如眾星之列河漢,這是頓墨茫澀的塑造。或重若崩云,或輕若蟬翼,果然是頓之則如山安,導之則如泉注!善用筆者為多,同時善用墨者稀有鮮見,周先生筆墨雙佳,把書法寫的法度周全,抒情達意,心與筆合,情與墨作,寫得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所能成!歷代筆墨賢德,盡作此功!周超美先生筆墨寫正宗,其造詣聞達八方,果然功到自然成,真實不虛!
撰文:著名書畫評論家 劉淼 2021年3月28日
編輯:中國書畫名家專訪-高華芬;文字終審:張行方
厲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