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時間8月14日(周一)收盤后,美國證監會公布了巴菲特依照有關規定提交的F13報表,引起了全球眾多投資者和粉絲的圍觀,各大媒體也做了詳細的報道。
人們關注的焦點依然是巴菲特投資組合表現如何。今年第二季度,以績優股為主的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指數上漲3.41%,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標準普爾指數漲8.30%,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漲12.81%。相比之下,巴菲特組合收益率為8.47%,完勝績優股指數,也以微弱的優勢跑贏了標準普爾500指數,但以較大的劣勢敗給了科技股。
巴菲特的投資原則是價值投資和長期持有,幾十年的驕人業績為他贏得了無數的榮譽,對金融市場的洞察力以及所表現出的投資智慧一直為業界津津樂道,而有關他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盡管投資界有些人在不同時間點質疑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策略,今年93歲的巴菲特在投資界依然被看作神一般的存在。
第二季度末巴菲特的組合有啥?
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已深深地烙上了他的印記,完全漠視經典投資規則——分散風險。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資組合總市值為3481.9億美元,而前二十大權重股就占了96.6%。最離譜的是,蘋果公司就占了51%,金融(銀行、保險和金融服務)占20.8%,消費(食品加工與銷售)占11.3%,能源9.4%,通訊和媒體各占1.2%。第二季度,按每日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股票上漲了17.63%,對巴菲特投資組合的表現貢獻很大。

標準普爾500指數是業界公認的市場基準,在被動投資策略盛行的今天,許多專業投資管理公司按照指數的行業權重來配置資金,以求獲得與指數一樣的收益。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行業權重如下:信息技術28.1%、醫療13.1%、金融12.6%、消費可選10.6%、通訊8.7%、工業8.5%、消費必選6.6%、能源4.3%、公用事業2.6%、材料2.5%、房地產2.5%。對照指數,巴菲特顯然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標準。他看好信息技術股,信息技術股在他投資組合中占有的權重幾乎是標準普爾指數所給出的權重的兩倍;一直關注與民生有關的行業,如金融和消費;俄烏沖突后,他又迅速提高能源股的占比。
事實表明,經典的分散投資原則未必經得住實踐檢驗。2022年,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雙殺”,許多循規蹈矩的基金公司虧損很大,表現最好的反而是不斷增持能源股的基金公司。此外,分散化投資并非以數量來衡量,而應是事先仔細評估行業風險。據筆者觀察,許多主權財富基金和養老基金并沒有因分散化投資策略而擺脫巨虧的命運。
巴菲特組合做了哪些調整?
第二季度里,美聯儲貨幣政策取向未定,但股票市場波動性顯著低于第一季度。第一季度,被華爾街稱為“市場恐慌指數”的波動指數(CBOE volatility Index,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指數)日均值為20.68,隨著第二季度股票指數攀升,波動指數日均值降為16.47。盡管如此,巴菲特投資組合還是做了一些調整:
第一,巴菲特清空了能源投資公司VITESSE ENERGY INC、醫藥經銷商麥克森(MCKESSON CORP)和威達信保險(MARSH & MCLENNAN COS INC),合計27.46億美元。疫情以后,醫療股疲軟,該股票第二季度股價疲軟,而威達信股價表現同樣不理想。
第二,組合新增了三家建筑公司股票:D R霍頓(DR Horton )、NVR Inc和萊納公司(LENNAR CORP),合計市值為61.33億美元,占組合的0.2%。美聯儲已接近加息周期末,巴菲特看好房地產行業復蘇。
第三,巴菲特加倉了以下兩只股票:東方石油(12,422,073股)、第一資本金融集團(2,549,030股)。巴菲特從年初起就看好東方石油,同時對金融股熱情未減。
第四,巴菲特減持了五只股票:雪佛龍(9,287,475股)、動視暴雪(34,781,660股)、通用汽車(18,000,000股)、塞拉尼斯化工(CELANESE CORP DEL,3,460,481股)、環球人壽(GLOBE LIFE INC,3,838,153股)。去年能源股表現可謂一枝獨秀,今年開始回吐,巴菲特組合減持了雪佛龍,以落袋為安;動視暴雪并購多有阻礙,通用汽車電動車發展緩慢,塞拉尼斯屬于傳統工業,這可能是遭減持的原因。
巴菲特價值投資原則是否可行?
有關巴菲特投資原則的書籍太多了,大都為片面之作,或者借題發揮,并非巴菲特的本意。
巴菲特常說,他只投資自己熟悉的公司,遠離難以估值的行業,并長期大量持有銀行、保險和金融服務股票,如美國銀行、美國運通、穆迪服務、維薩卡、萬事達等。
其次,不管經濟周期處于哪個階段,人們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醫,巴菲特一貫重視與這些活動相關的行業股票。
最后,一動不如一靜。巴菲特堅持長線投資,拒絕短線炒作。今年第二季度末,巴菲特組合持股39萬億多股,組合實際買賣股數(清空、買入、增持和減持)僅占總持股數的2.39%;在所持有的48只股票中調倉僅涉及13只股票。
世上本來沒有投資寶典,最好的原則源于生活常識:了解你要投資的公司股票,并長期持有。說到底,股票投資最需要投資者對市場的預判和耐心,缺一不可。(黎雨桐 趙鳳鈴)
厲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