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磊:一筆一劃傳古韻 甲骨文中見真章
——專訪中國河南省安陽市甲骨文書法名家李曉磊先生
全媒體記者:張行方 高華芬
三大古文字,神奇龜甲片,十萬枚,驚人,驚天,驚世界。曙光照耀東方貴,四海欽佩。
甲骨記事,正本清源,上古承先后,華夏萬代芳,秦文漢語功千古,新世紀,方塊字,環球熱,誰敢輕?
甲骨刻辭,金文之精,石鼓其音。一時之雄辯,萬古之絕唱。
中國河南省安陽市知名甲骨文書法家李曉磊先生
甲骨文,一如千年豐茂的古樹屹立不倒,它的一筆一劃,都承載著歷史的滄桑與厚重, 蜿蜒曲折中,探尋古老的智慧之源, 訴說著遠古歲月的靈穎與傳奇。
我,曾見過最美的甲骨文,如同一幅畫,美得讓人心顫,可惜后世的我們才疏學淺,很難淋漓盡致地欣賞其中奧妙,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尋。其中每一個文字都掩藏著我們蓬勃向上的青春,就像一塊被風化的龜甲,在時光的打磨下,露出了原來面目的活潑天真與價值連城。
對于國寶級的甲骨文字,需要傳承,需要推廣,需要研究。在河南,在安陽,就有一位默默耕耘在甲骨文領地的佼佼者——書法家李曉磊先生。
李曉磊先生,河南濮陽人,1975年7月出生,畢業于河南師范大學。現為安陽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河南省人大書畫研究院院務委員,安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安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安陽市老年書畫研究會副秘書長,教育部書畫等級考試最高級九級。
李曉磊先生甲骨文書法—— 福壽康寧
通過數年對甲骨文字的研究,李曉磊先生逐步掌握了甲骨文書法的特點、秉性、風格,并能嫻熟地展現在作品中。
他的甲骨文作品,筆法線條,纖細如發,渾厚、輕重、枯濕、疾徐,變化多端。創作時,下筆輕疾,行筆粗重,收筆快捷,具有靈動的節奏感。
在結字布局上,李曉磊先生的作品方筆居多,字呈長方形,也有隨體異形,任其自然,大小、長短、寬窄各異,風格多樣,令人嘆為觀止。
因為甲骨文多契刻于獸骨,多為方筆,故而,李曉磊先生的起筆、收筆較干脆,轉折處,方圓皆有,方者動峭,圓者柔潤,李曉磊先生深得其中五味,已臻化境。
加之甲骨文異體字較多,一些字的構造不統一,另外,象形字又注重突出實物特征,筆畫多少、正反向背不固定;會意字偏旁會合,含義明確,但不要求固定寫法,異體字多,書寫、辨認有一定難度,馬虎不得。為此,李曉磊先生不舍晝夜地耕耘其中,廢寢忘食。每有心得,必分享大眾,獨樂樂,惠及眾樂樂。同心所向,共赴成長。
李曉磊先生甲骨文書法——厚德載物
李曉磊先生作品的章法錯落有致,大小不一,方圓多異,長扁隨形,參差錯落,穿插避讓,朝揖呼應等書法法度俱能生動地體現在其作品中,整體和諧統一,讓人愛不釋手。
在實際創作中,李曉磊先生針對部分甲骨文因占卜書寫習慣,有行款對稱之美,契刻后,大小字分別填朱墨,或正反面分填朱墨的習慣,學而時習之,使自己所創作的每一幅作品錦上添花,頗具藝術意味,看起來更加美觀大方。
甲骨文的象形性強,風格多樣,保留了較多圖畫意味的符號,生動、逼真、形象,如“馬”“虎”等字,像極實物形狀。反映在書法作品中,有雄偉、謹飭、頹靡、勁峭、嚴整等風格,人見人愛。
經過數十年的悉心探索,研讀,刨根尋源,李曉磊先生逐漸掌握了甲骨文創作的精髓,他的甲骨文作品勁健雄渾,秀麗輕巧,工整規矩,疏朗清秀,豐腴古拙,在甲骨文書法領域一枝獨秀。
工作有終點,事業沒有終點。李曉磊先生時值盛年,甲骨文書法創作漸入佳境,相信假以時日,他的甲骨文書法藝術作品一定會出類拔萃,層樓更上,獨占鰲頭,唯我獨尊,風景一邊獨好。
他,一定行,肯定行。
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 中國書畫名家專訪-高華芬; 文字終審: 張行方
附:李曉磊甲骨文書法藝術作品欣賞——
作者簡介:
張行方,全媒體記者、中國散文協會理事、中國書畫院高級院士、中國書畫名家專訪網總編、中國詩歌圈文學首席顧問、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宣傳部長、河北省采風協會會員、故宮博物院安徽省書畫考級中心副主任、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安徽工作部總編、安徽古塬書畫院副院長、新華學院客座教授、知名作家、文藝評論家、法律工作者、金融規劃師……
長于散文、詩歌、評論、長篇小說及非虛構等文本創作,煮字療饑,怡情養心,只為心靈自由呼吸,思想能生根發芽。
其作品文采斐然、情感充沛、厚重飄逸、氣勢恢弘、張弛有度,立意精巧,充滿靈魂的叩問和哲學的思辨,立體之美躍然紙上。
出版有:《回航》三部曲其一《等你回航》(徐沛東作序,吳雪題寫書名,百度百科已經收錄)、其二《正在回航》文學作品集;長篇小說《仰面朝天》《合肥行吟》文學作品集。
回航三部曲第三部《已經回航》殺青,長篇小說《抱枕》創作中。
供職單位:全國公安文聯《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安徽工作部。
厲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