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女大學生村官創業 橘園里面養土雞
眼前的張星星身材高挑、皮膚白皙,卻很難讓筆者與村民們口中的“雞司令”聯系起來。進入由她創辦的比耳村橘園土雞生態養殖基地,換上工作服的張星星,更是讓人刮目相看。調食、撒包谷、換水、捉雞、撿雞蛋……張星星的動作甚是嫻熟。
張星星是吉首大學09屆畢業生,2009年9月被選派到保靖縣比耳鎮比耳村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進村后,她每天早早地起床,一身簡單的運動裝,一雙素凈的帆布鞋,一個黑色的小背包,踩著小步穿梭于比耳的4個組,短短的一個月,比耳村的村民都知道比耳村來了個美麗可愛無邪的大學生村官。
“帶民致富才是創業成才計劃資助項目,獲得團省委的創業資金支持。
比耳村村民何尤兵一家屬雙淹移民戶,也是返鄉農民工,前兩年從浙江打工返鄉,承包了50畝柑橘園。經過認真考慮,張星星決定將何尤兵一家定為自己的扶貧戶。張星星的創業項目也得到了父母的鼎力支持,聽取女兒的創業計劃,張星星的父母資助了1萬元錢,加上大學生村官創業啟動基金2萬元,張星星將資金全部投入了何尤兵的生態養殖基地的建設。她精心準備著一切,從養殖基地雞棚的建設到山雞苗的購選,從雞棚的修建到雞苗的防疫工作,都少不了她忙碌的身影。2010年1月,何尤兵的生態養殖基地引進了第一批山雞苗種共計2000羽,3月又引進第二批本地烏雞和綠殼蛋雞共計2000羽,加上何尤兵自家200多羽山雞,占地200平方米的雞舍,上下兩層的木板上都熙熙攘攘地站滿了大大小小的山雞。養殖場內,200來個熒火殺蟲燈一字排開,喂水盆錯落有致,山雞與橘園交相輝映,形成一幅絕美的山水畫。由于防疫措施得當,山雞健康茁壯地成長。
看著滿山亂飛的土雞,張星星的臉上笑開了花。這些都是她的心血,唯有她才能體會出這喜悅背后的艱辛。“最累的時候,就是給剛出殼兩天的小雞打防疫針,記得第一批2000多只雞苗,一次要打3、4天,從晚上7點多鐘忙起,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兩點多鐘。每給一只雞打完防疫針,還得給雞做記號,與沒打針的雞區分開來”。{page_break}
養雞場、宿舍,一段時間里,這兩點一線構成了張星星的全部生活,對雞群的狀態進行觀察、同何尤兵一家進行交流、對各種生產記錄進行分析……張星星樂此不疲地當起了“雞司令”。
因為生態養殖場的土雞品質好,山雞蛋營養豐富,花垣、吉首等地的客商上門收購,目前,生態養殖場已出欄土雞1000多只,價格為每斤土雞13元、每個山雞蛋1元,土雞與雞蛋供不應求,前來收購的客商絡繹不絕。
“下步,還將修建一個雞棚,專門用于母雞孵蛋。我想更多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把這個產業發展成地方名牌,使比耳村的所有村民富裕起來,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夢想。”張星星信心堅定地說。
生態養殖場的成功運轉為何尤兵及其女兒何琳帶來了返鄉第一次創業的喜悅,“比耳橘園土雞生態養殖場”不僅成為湖南省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還成為湘西州青年移民科技創業示范基地,同時也帶動比耳村其他村民的創業的積極性。他不組的村民自籌資金在張星星的支持和指導下也辦起了生態養殖基地,現已山坡養羊1000余只,生態放養山雞2000余只;比耳白臘組黃明付家養起了30多頭豬,為了有資金保障,張星星還為他與信用社搭起了連心橋,為了有更好的技術指導,張星星還自己掏錢為村部活動中心訂購了農村百事通雜志供百姓查看。比耳村民富了,提起這位大學生村官,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張星星是我們的好村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