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車工缺口高達50% 服裝行業結構性缺工嚴重
又到了服裝行業傳統的招工旺季,“招工難!一年比一年難。”今年的嚴峻形勢讓廈門眾多服裝企業的人力部經理不得不做此感嘆。然而,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廈門服裝行業的“結構性缺工。
招聘啟事挨著貼
工資隔天漲100元
昨日下午,廈門優佳麗服裝公司的行政經理陳小姐告訴記者,最近招工真是讓人頭疼。“一直到枋湖、殿前等待業人員密集的地方招聘。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能休息。負責招聘的人力資源部有十多個人,傾巢而出還是人手不夠,往往還得把生產部的同事也喊上。”陳小姐坦言,車工最難找。“要碰到一兩個有就業意愿的車工,簡直如獲至寶,趕緊讓他坐上車,直接拉到公司面試。這不,我們生產部的組長老黃都成我們專用司機了。”
“前幾天我去招聘點招車工,招聘啟事一張挨一張地貼著,工資一個比一個開得高。一家寫2500元一個月,旁邊那家就寫2600元,這家第二天看到,馬上改一下,2700元!但還是沒有招到人。”陳小姐不得不感慨,這招工是一年比一年難。
招1個中層10人應聘
招10個車工1人應聘
盡管形勢如此嚴峻,但是陳小姐并不認同記者“用工荒”的提法。“事實上,用工荒的提法并不準確。像我們廈門的服裝行業,缺的是車工這樣的技術型崗位,其他的崗位并不缺人。”陳小姐解釋道。
另一家不愿具名的服飾公司資源部總監李先生也說,廈門服裝企業的管理人才和設計師并不緊缺。“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都有服裝設計系,每年輸送了不少設計人才。但車工、尤其是一線車工很緊缺。”
“去年我們做過很多招聘廣告,要招的中高層和一線車工比例大約在1∶10,結果來應聘的卻是10∶1。想招中層以上很容易,但車工大家都招不滿。今年情況就更嚴重了。”
記者采訪幾位業內人士,大家普遍認為,用工短缺,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某幾個崗位上。大家的大而化之地過分關注和強化,讓一些求職者產生錯覺,提高就業預期,反而造成“就業難”的反面效果。
服裝產業鏈不完善
結構性缺工恐持續
記者從廈門市服裝商會得到數據,廈門目前有服裝企業1000多家,具體的車工需求量雖然沒有精確統計,但車工缺口高達50%,可見車工崗位缺口之大。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可謂眾多。
“服裝這個行業,是出了名的流動性高。舉個例子,一家服裝企業去年招了1200個人,到今年就能走掉1000個人,巨大的流動性,也使得許多服裝企業長期性缺工。”陳小姐說。“廈門本身的服裝產業鏈發展不完善,上游的布料市場、輔料市場幾乎沒有,都得走出廈門去找這些資源。所以廈門本身車工隊伍就少。再加上85后、90后大多數都不愿意從事車工這種辛苦的工種,車工得不到有效的補充,走一批就少一批。”陳小姐分析道。
李先生認為,更關鍵的因素在于國家政策的大背景。“現在國家政策向地方上傾斜,許多內地的鄉鎮建起了大量的工業園。工資待遇和外面相差無幾,自然都愿意留在家鄉就業。這也是國家大勢,所以服裝行業這種結構性缺工恐怕還得持續幾年。”
除漲工資提生產率
還得用歸宿感留人
面對這樣的結構性缺工,廈門服裝企業除了積極招工外,也開始思索其他對策。
“缺工往往造成市場銷售很好,而生產跟不上。今年,我們把機臺全部換成日本進口電腦重機,生產率一下子就上去了,一定程度緩和了車工不足的矛盾。”陳小姐介紹。另一方面,結構性缺工嚴重,人員流動性大,也使得企業更看重如何留得住人。“今年我們提高了工資,老員工回流率達到了98%。”
“此外,我們要求員工對企業要有忠誠度,但反過來說,員工的忠誠度也需要企業培養,一些企業對于企業文化建設普遍不夠重視,導致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宿感還很欠缺。服裝企業應該從這幾個方面進行思考,應該會有有益的收獲。”李先生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