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紡織品:尚待挖掘的金礦
通過適宜的品種選擇和相應的栽培技術,農用織物在全球的年均增長率達3.5%。
農業紡織品的使用在推動農業經濟現代化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推動作用。
全球農業經濟正面臨著需要利用先進科學技術,促進農產品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大課題,藉希望于通過技術革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種背景下,農用紡織品廣泛應用迎來歷史機遇。
農用紡織品的演化是隨著繩、帶和袋類產品的發展而來,并隨著非織造布業的興起,開始主要以非織造布形式用作溫室中覆蓋材料來取代聚乙烯膜,并迅速在世界各地快速興起。目前,國際農用紡織品在產業用紡織品占比達15%,中國為4~5%。
像中國這樣的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面臨著人口多、土地少、能源缺、生態脆弱、環境污染嚴重、基礎脆弱、綜合生產能力低等諸多突出問題。造就一種環境不退化、技術上應用適當、經濟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會能夠接受的農業,需要通過先進科學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來實現物質的多層次循環利用,積極研制、開發、生產、應用各種農用紡織品,無疑對紡織工業是一種機會和挑戰。
全球:農用紡織品年均增長3.5%
在全球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發展,誕生并推動著農業紡織品的應用逐步形成一個細分產業,并成為紡織行業最具開發空間的產品類別之一,并獲得新功能,如抗紫外線、防腐和抗侵蝕防護等,開發出許多生物降解紡織品、大棚布及作物生長的基材。特別是高吸水纖維、復合技術的開發,為農作物生長基材的開發打下了基礎。
今天,農用紡織品主要應用于土壤遮蓋物、防冰雹防雨織物、遮陽織物等,也可以用于園藝、耕種和其他農業活動,幫助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減少損害和降低損失,幫助預防環境污染等原因引起的各種各樣的危害。
近幾年全球農用紡織品消耗量(單位:千噸;數據來源:Feria Valencia)。
全球各地區農用紡織品消耗情況(單位:百萬美元;數據:Feria Valencia)。
1985年,世界農用非織造布消耗量為55.4萬噸,2005年,用量實現翻倍。基于成本原因,目前全球農用紡織品市場年產量約為200萬噸,價值達50億美元。據英國David
Rigby Associates諮詢機構研究顯示,該領域年均增長率達3.5%。
中國:農用紡織品被列入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項目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傳統農業占據很大比重,因而,在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加速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的進程中,農用非織造布需求空間非常廣闊。據了解,中國農用紡織品的潛在市場高達50億平方米,但目前用量僅占需求市場的1~2%,潛力巨大。比如,中國是農用地膜的使用大國,年使用量在80~90萬噸,相當于美、歐和日本使用量的總和。
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從日本引進農用非織造布技術覆蓋材料以及農用化纖網覆蓋栽培技術,曾掀起了產業用紡織品在農用領域的使用高潮。
在中國,農用紡織品也被列入“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理事長朱民儒介紹說,列入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的產業用紡織品有土工材料、過濾材料、農用紡織品、醫療衛生用紡織品、勞動防護材料。其中,農用紡織品無疑是一個新興的熱點。
在人口不斷增加而土地不增加的情況下,需要應用高科技的產業用紡織品來保證糧食供應,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目前,采用非織造布代替塑料膜后,反季節瓜果蔬菜及一些經濟作物產量越來越高。
據朱理事長介紹,十二五期間,待推廣的農業用紡織品適用加工技術包括:推廣農用緩釋材料在經濟作物和果樹上的應用技術;推廣輕型耐用節水灌溉、集水和儲水材料在長期干旱地區的應用技術;加大防蟲害包裝材料在蔬菜等作物上的應用技術。
項目實施后,可以實現農業增收,降低農產品因不良氣候造成的損失,解決干旱地區的水資源收集和利用難題,降低投入成本。
為傳統農業注入現代化活力
紡織品在農業上的應用不僅表現為產品品種和數量方面的逐年增長,也體現在產品最終用途和市場需求的細分上。農用紡織品正以其優越的機械性、加工性、垂挺性、親和性及其他獨特的功能,成為改變傳統農業落后、粗放經營方式的重要材料,在提高農產品數量與質量安全、農業資源安全、農業生態環境安全、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農用紡織品為聚酯、聚丙烯短纖熱熔和長絲紡粘制成的非織造布,也有選用強度較高的纖維機織或針織成網狀織物。從加工工藝來看,有機織物、針織物和無紡布三大類。傳統的農用織物多由整合織物與被附加工技術制成,如防水透濕技術、織物層壓技術、纖維增強聚合物復合材料技術等。
其中,農用非織造布和農用化纖網是兩個重要的應用門類。
織物及非織造布用量最廣泛
農用紡織品強力高、空間穩定性好,產品強力、韌性、抗沖擊性、惡劣環境耐受性好,且易加工,適用于在自然條件下對作物進行強制性保護,應用于育種、農藥、化肥、農用新工藝等方面,幫助農副產品早熟、高產、穩產、無公害、無污染種植,并取代農用薄膜、塑料等材料。
非織造布代替塑料膜用于反季節作物增產。
以農用非織造布和厚型無紡布制成的被覆材料已涵蓋了防寒防凍、遮陽防旱、防鳥防蟲、防草膜、保溫保濕、果樹保護、育苗播種基材等,在農田水土保護、植物生長基質、溫室遮覆、以及園藝栽培產業得到大量使用。尤其是某些能夠集防蟲、防草、施肥、播種為一體的多功能農用覆蓋材料,更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透水性及保濕性,此外還借助生物制劑或忌避劑的添加阻隔日光輻射,阻止雜草的生長,防治病蟲害滋生。
蔬菜、園藝和畜牧業應用遮光織物,可以避免使用對環境有害的化學品,如除草劑或殺蟲劑,如果使用天然纖維織物,還可以緩慢分解,使土壤能進行再栽培。
農用紡織品還能保持有效的土壤濕度并升高土壤溫度,有助于延長植物生長周期,特別是在早春的溫度氣候條件下,幫助增加產量,防止有害物侵襲和預防暴風雨傷害所帶來的減產現象。
在工程排水方面,農用紡織品排水管主要有機織管、針織管和非織造布復合管三種。機織管多為雙層組織織物,針織管多為圓筒狀織物。新型的非織造布復合結構的排水管則可用于多種場合,具有良好的過濾和排水性能。
全球部分農用紡織品的生產廠家和產品。
在草坪種植方面,以可降解的麻纖維為原料采用經編或緯編工藝制作的植物培育基材,既解決了傳統的草皮移植時鋪設草坪既緩慢又繁瑣的問題,又清潔衛生、無病、無蟲、無菌、無味、無臭,是理想的培育草坪的材料。
在水稻育秧方面,新型紡粘法聚丙烯非織造布水稻育秧盤,隔離性好、強度高、質輕、效果好,可實現農副產品的早熟、高產、穩產、無公害、天污染種植。非織造布對空氣和水良好的滲透性,以及疏松的結構具有良好的微氣候調節與營養儲存功能,多用作覆蓋材料,達到改善生長環境和保護作物的作用。
農用化纖網規模小 但不可或缺
繩、索和包裝袋及果實包裝防護網也是農用紡織品的另一大應用領域,用于作物保護,包括蔬菜、鮮花、水果和爬藤植物的保護及培育,或防止家畜踐踏。
運輸用袋、飼料用袋及特殊用袋對強度要求高,則多由經編織物與梭織物織成網狀物用來儲存水果和谷類;而結合了織物與復合材料加工技術所制成的玻璃纖維梭織物強化制品,也可用于農作物與食物的儲存。
農用化纖網還有遮陽網、防蟲網以及防風固沙網。例如,新面世的銀色反光網可有效反射強烈的陽光,使溫度降低 2~3 ℃,有利植物生長,還能有效防止害蟲的成蟲入侵產卵,可使蔬菜、瓜果、花卉不受化學農藥的污染。
在育種方面,可采用高強丙綸纖維和麻纖維來編織成小網格制成培育墊,將植物種子有規律的加入,既能幫助植物發芽生根,又能防止土壤流失。為提高纖維材料的可降解性,美國已制造出多種生物可降解的土壤毯,該材科由椰子皮纖維、稻草、麥秸等混合制成。
值得一提的是,農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正成為農業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開發適合農業生產需要的多功能和對環境無害的紡織品,實現農業環境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安全,將成為未來農用高科技紡織品的發展主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