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電荒用工荒 聽老板講企業今年難在什么地方
對于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社會各界眾說紛紜。“有些是盲人摸象,摸著啥就說啥。”絲綢之路控股集團董事長凌蘭芳說,浙江實業今年面臨的問題很復雜,但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和獅子,羚羊從來沒有安全的一日,只有警惕再警惕,鍛煉再鍛煉,才能生存。
浙江的中小企業生存狀況究竟如何?面臨的最大困難又是什么?在一線的人,才最有資格發言。
希望用電有保障
?。ㄊ茉L人)倪捷 綠源集團董事長
問:電動自行車最近銷售情況如何?
答:綠源電動車銷售上半年同比增了30%,很不錯了,但成本上漲太快,利潤基本被壓縮完了。成本上漲是正常的,但今年漲得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上半年就忙著消化成本。
問:今年,你覺得企業面臨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答:很多困難是在預料之外的。當前最關心的還是用電保障問題,夏季是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高峰,雖然我們企業用電量不大,但缺什么都不能缺電,這會讓實體企業的信心嚴重受損。當然我覺得很多困難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必須面對的。
做企業很難,但貴在堅持
(受訪人)凌蘭芳 絲綢之路控股集團董事長
問:都說今年是中小企業特別困難的一年?你怎么看?
答:今年是非常困難的一年!湖州從原來30多家絲綢企業,現在只剩下10多家,不光是絲綢行業,溫州打火機、路橋小五金、慈溪模具、桐廬圓珠筆、桐鄉蠶絲被……這些代表著浙江傳統產業的中小企業,許多正面臨進退兩難的局面。
問:有些企業轉行或者索性關門,進退兩難是什么概念?
答:做企業有時不是贏就是輸,現在很多企業放棄不舍得,想轉型又力不從心,小訂單養不活,大訂單又不敢接,確實挺難。我們幾年前就開始轉型,做品牌,產品上拓寬,唯有一點堅持,做絲綢,這幾年突圍下來,已經轉型了一大半了。
在市場經濟下,能生存下來就是勝者。誰都喜歡吃甜不愛吃苦,總想著,退稅一回來資金就又有了,等著原材料跌下來又可以多掙點錢了。企業要明白一個道理,就像非洲大草原上一樣,跑得慢的羚羊就要變成獅子的口中食,因此做企業想活得久,就不要老想著過好日子。
有信貸支持就能活下去
?。ㄊ茉L人)李中堅 溫州東方輕工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問:聽說東方打火機目前處境艱難,那么目前企業的經營情況究竟如何?
答:原本現在應該在做圣誕節前的單子,但是現在遠期的大單子我們不敢接,所以開工狀況確實不是很理想,目前的開工情況最多在50%~60%,比往年差。今年1~5月份,公司的產值只有800多萬元,在往年能達到2000萬元左右,下降比較明顯。
問:導致經營困境的關鍵原因有哪些呢?
答:傳統的原因其實一直都在,國外市場萎縮,歐債危機等對零售市場沖擊明顯;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明顯,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人民幣始終處于升值通道;貿易摩擦,日本、歐美多國的CR法規對出口影響明顯。前面幾個問題前兩年也一直存在,大家都一直在想辦法,但今年還有一個融資問題更加困擾,貸不到款了。
問:為什么今年貸款這么難?
答:銀行不愿意放貸,尤其是那些經營業績走下坡路而且利潤偏低的行業。在銀根收緊的背景下,要從銀行拿到貸款代價比以往要高很多,實際的融資成本明顯增大。我們這些企業利潤率本來就很低了,加上利息,幾乎沒有利潤。希望有關方面給中小企業更多支持,幫助他們順利完成轉型。
破解“融資貴” 鑰匙在哪里
錢是企業的血脈,血脈暢則體健。融資難是個老問題,而今融資貴則成了新難。
“雖然銀行限貸,但浙江并不缺資金。融資貴才是今年最為突出的問題,轉型升級需要投入,融資貴直接遏制了企業再投入的信心。”省中小企業局一位負責人說。
據相關部門調查的數據,今年1~5月,全省規模以上中小企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31.77%,高于產值的同比增長率(24.3%),也遠高于同期營業費用(16.67%)和管理費用(21.85%)的增長率。財務費用反映了企業生產經營中資金使用的成本,貸款利息在財務費用中占大頭。
而在融資成本整體上升的同時,小企業融資更貴于大企業融資。1~5月,全省小企業財務費用支出148.25億元,同比增長43.49%,高于中型企業22.18個百分點。其中利息凈支出129.48億元,同比增長46.15%,高于中型企業12.81個百分點。
融資成本上升,直接擠占了企業經營利潤。“融資貴一方面是因為今年銀根緊縮,資金偏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不暢、中間環節過多、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省中小企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我省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省中小企業局也做了不少工作,目前已經初顯成效。
比如一年一屆的“浙融會”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活動舉辦近一年來,已有120多家國內外PE機構在浙投資,投資項目達430多個,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
另外,搭建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信息平臺。建立每年100家最具投資價值成長型中小企業、1000家成長型中小企業和10000家初創型小企業信息庫,并建立了10000家小企業統計信息直保點。通過對“兩個萬家”的數據分析,對全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盈利能力、負債風險、資產結構、產品競爭力等狀況進行監測統計,動態掌握發展情況,定期發布浙江中小企業經營健康指數、融資寬松指數、融資成本指數、行業景氣指數等,為各級政府、社會機構提供決策參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