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遭遇用工荒!疫情暴露紡企“留人”比“招人”更難!
進入十月,紡織行業的運氣仿佛一下子好了起來。
先是印度和東南亞的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所以訂購商紛紛將訂單轉移到了中國。隨之進入2020年的尾聲,一年一次的“雙十一”即將來臨,冷冬的面料紡服市場也正在進入火熱市場的軌道中。
就在此刻旺季的涌現,有的工廠遭遇到了難題。
由于之前行情的不景氣,工廠給工人們放了長假,如今發現這些工人都已經回鄉就業了,導致工廠的一些崗位因此出現了缺口。
眼下唯一的辦法,只有重新再招工了。
01、招工難已成常態
關于招工難的話題,前幾年就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這幾年到了春節,大家都會發現,很多民營企業,尤其是生產型的企業,老板對員工都特別客氣,有不少老板幫員工買車票,還有很多老板包車送員工回家,并且還承諾到上班之前再包車接員工回公司,而更多的公司在員工要回家的事實就將返程的車票訂好了。老板對員工們突然仁慈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你們明年還來干活。
如果時間再往前倒十幾年的話,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們聽到的新聞,基本都是某些老板扣工資,不給發,可現在基本上,這樣情況不多了,除了國家對這種拖欠工資行為的嚴厲打擊之外,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這種拖欠工資的老板,他可能再也招不到工人了。
小編有一些在外面工廠打工的親戚,每到過年的時候,他們都會回家去代廠里招工,只要他們去上班的時候,帶一個人回廠里,就會得到200不等的獎勵,有的人脈關系廣的,會帶很多人。
種種跡象表明,招工,再也不像過去那樣容易了……
02、那么,人都去哪里了?
這些年,招工難、留人難、職工隊伍老齡化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紡織企業,今年是越發的招工難,嚴重影響了紡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方面是伴隨著前幾年規模不小的產業轉移步伐,一些中部省份或者發達省份的欠發達地區,承接了發達地區轉移出來的紡織服裝產業,特別是在中部的人力資源輸出大省,工人回流到家鄉,重新實現穩定就業,導致了發達地區紡織服裝企業勞動力短缺。
另外一方面是近幾年新興產業不斷涌出,加上今年春節疫情的出現,更是進一步推動了電商行業的發展,根據中國人民大學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就業市場需求報告》所顯示,2020年將大量招工的會有銷售、餐飲服務和快遞三大行業。
現在的年輕人,寧愿送外賣,也不愿進工廠。這確實是年輕人的現狀,有一個真相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新興產業正在崛起。面對這樣兇猛的沖擊,傳統制造業如果想與新興產業搶人,則必須要做出一些改變才行。
03、“留人”比“招人”更難
大多數人只意識到工廠"招工難",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工廠"留不住人"。
其實現在的用工荒,其實并不是因為沒有人,而是人員與職位并不匹配,其實還是有一些人愿意從事這些基本的工作的,只是,他們的技能滿足不了生產的要求,而現在生產那么緊張,也不可能花太多的時間去培養一個人。因此,真正用工荒,主要體現在熟練工和艱苦工種上。
紡織工廠的生意可分為旺季和淡季,每年5月1日之前是旺季,訂單數量多,需要的工人也多;到了淡季,用工的需求隨著訂單數量而銳減。
中國紡織業利潤薄,因此便只能盡量招聘臨時工。結果是絕大多數紡織業在低水平競爭,因為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養工人,可能會一夜之間全部辭職。
偏偏疫情讓今年的生產任務變得支離破碎,熟手工人的崗位也流動得更加頻繁。當紡織工廠想要擴大招工的時候,卻不想熟手工人早就被競爭對手捷足先登地招走了。
所以說當下留不住人,才是紡織工廠的問題所在。
畢竟,如果沒有能留住人的方式,即便再怎么招人,最后人還是待不了多久就走了。這樣的話,最后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