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再度并購耐克和阿迪達斯分銷商 欲圓渠道寡頭夢
“百麗再度出手耐克和阿迪達斯分銷商,已經說明百麗對于體育用品零售渠道終端的意圖。”上海正見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崔洪波向記者指出,在銷售渠道不斷擴張之時,百麗的欲爭老大的野心也逐漸明晰。
百麗鞋業去年新開1025家門店
隨著再度入手600家終端門店,百麗對于體育用品行業的渠道布局已經逐漸明晰。
百麗2011年財報顯示,公司在體育用品市場已經擁有14950家門店,而作為體育用品品牌李寧以及安踏等的布局也僅僅在8000家門店之下。百麗表示2011年新開門店數量達到了1025家,門店增速一度達到28.0%。
2011年11月,百麗將華南地區最大的運動品牌代理企業深圳領跑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收歸麾下。深圳領跑成立于1988年,旗下代理包括耐克、阿迪達斯、銳步、李寧等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有近800間店鋪。
為了快速占領珠三角地區的市場份額,百麗對于領跑體育的兼并讓滔博體育與深圳領跑合二為一,無疑大幅提升了百麗國際在體育用品代理行業的地位和競爭力。據悉,百麗此次并購深圳領跑的交易總額在11億元。
然而在收購了深圳領跑不到半年時間,百麗又再度出手。據悉,BIGSTEP在國內擁有600多家終端銷售門店,其主要代理品牌為耐克和阿迪達斯。而百麗預估,此次交易之后,BIGSTEP的終端門店每年的銷售額將達到20億元。
從百麗的財報可以發現,百麗的體育用品終端店鋪雖然遠遠高于其鞋類產品的終端店鋪,體育用品的終端店鋪為14950家,而鞋類產品的店鋪僅僅為10270家,但是來自于鞋類產品的終端店鋪帶來的效益卻遠遠高于體育用品的終端。去年百麗的總銷售額為289億元,其中來自體育用品的貢獻僅僅為104億元。
百麗鞋業為何仍舊不斷做大體育用品規模?崔洪波向記者表示,在體育用品零售這個行業里,不太可能有新增的分銷網絡,因為網絡都已經被控制完了。只有不斷做大,才會有勝出的幾率。
中投顧問熊曉坤表示,為了突破近年來面臨的增長瓶頸,百麗自2009年開始調整業務結構,其2010年全年收入為237.1億元,其中鞋類業務占61.8%,年增長率24.9%,可見其成長性較好,體育用品或將成為百麗未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兩巨頭爭霸趨勢加劇
即使百麗不斷做大規模,但是要坐上寡頭的位置尚有距離。
一位業內人士預測,“未來的中國體育用品零售市場會越來越集中,前三大零售商控制的市場份額極有可能超過80%。”而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運動用品制造和銷售業所創造的收益達到了1600億元,自2000年至今這一市場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發展。顯然,成為行業寡頭的誘惑極大。但是,要穩坐行業老大的位置,百麗仍有門檻要過。
2007年,為了對抗百麗、寶勝國際這兩家體育巨頭,深圳領跑、四川勁浪、浙江銳力、沈陽鵬達這4家區域性體育用品經銷巨頭組建一個聯合體集團 (UnitedSportGroup,USG),三足鼎立的局勢形成。但由于過分押寶北京奧運帶來的市場利好,且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風投公司資金不到位,導致了資金鏈的斷裂,USG在2008年底解散。
如今,能與百麗抗衡的體育品牌代理商只剩寶勝國際,后者在中國擁有3000多家直營店和數千家聯營店。
如同2005年、2006年的家電業并購潮和2000年前后的啤酒業并購潮聚變出了這兩個行業的巨頭企業,體育用品渠道行業也已表現出走向“寡頭時代”的趨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