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下跌引發了對匯率戰的擔憂
據報道,人民幣匯率近期的大幅下滑有可能令中美貿易關系進一步惡化,并可能引發外界對亞洲出現一場匯率戰的擔憂。
中國央行自2月末以來已經對市場進行了干預,人民幣兌美元今年迄今為止已經下跌2.8%,幾乎回吐了去年的所有漲幅。人民幣匯率在過去十年一直穩定走高,目前卻進入了走勢疲軟的罕見階段。
據熟悉央行想法的人士稱,央行認為,需要壓低人民幣來令投機性多頭離場。
這些人士稱,央行官員還認為,讓市場因素在決定人民幣匯率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措施也加劇了人民幣的弱勢。
作為開放金融系統的一項措施,中國央行3月17日將人民幣交易區間擴大了一倍。中國官員們稱,由于擔憂近期經濟增速放緩的跡象,市場參與者們將交易區間的擴大視為拋售人民幣的線索。
中國政府認為,人民幣正在接近其合理價值,這一點可從中國不斷縮窄的貿易順差上看出來。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上周六在北京出席一個經濟論壇時稱,從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匯率將由市場來決定;央行對于市場的介入將逐步減弱。不過美國官員和政界人士以及其他亞洲國家認為,中國是在有意地將人民幣維持在市場價值以下水平,以便讓出口商在海外市場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美國財政部長盧(Jacob Lew)對中國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的做法表示歡迎,并稱這是朝著更大匯率彈性邁出的一步。不過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聲明,盧上周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電話通話時稱,美國認為中國在實現匯率市場化上還有更多的路要走。
在去年10月呈交給國會的報告中,美國財政部曾批評中國對匯市的干預,并認為人民幣應該大幅升值才能接近市場決定的匯率水平。人民幣兌美元自去年10月起已經累計下跌超過2%。
此外,人民幣持續下跌也可能促使亞洲各國爭相壓低本幣。在過去的一年,日本的經濟復蘇受到貨幣寬松措施以及日圓弱勢的提振,引發了日本與韓國等出口競爭對手之間的緊張關系。
去年當外資撤出其他新興市場的時候,人民幣兌一些貨幣卻強勁走高。嚴格的資本項目管制對人民幣提供了保護。在人民幣兌美元依舊持穩時,印尼盾和印度盧比等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則大幅貶值。
康奈爾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相關部門高級官員普拉薩德(Eswar Prasad)稱,若外界認為中國央行通過大舉干預匯市來壓低人民幣匯率,圍繞匯率問題的新一輪緊張關系就可能出現。
普拉薩德稱,隨著資金開始返回一些新興市場,人民幣的下跌或令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央行在避免本幣升值方面面臨更多壓力,亞洲地區的央行尤其如此。
誠然,由于中國決策者對經濟模式進行調整,以便使經濟更多依賴消費、更少依賴出口,中國的貿易順差在過去幾年中已經大幅縮窄。許多人士預計,受資金流入影響,人民幣今年晚些時候將繼續走高。
不過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人民幣近期的下跌顯示出,中國仍舊看重出口競爭力。在交易區間被擴大之后,人民幣連續四個交易日走低,但在周五企穩。
總部位于倫敦的研究公司凱投宏觀的分析師們估計,中國央行上個月為壓低人民幣匯率買進了約250億美元。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動用其3.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來支撐人民幣。
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貝格斯騰(Fred Bergsten)稱,他對于中國政府在如此長的時間中讓人民幣如此快速的下跌感到驚訝;若這種趨勢進一步延續,肯定會再次引發美國國會和其他機構對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的批評之聲。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參議院財政委員會(Senate Finance Committee)委員布朗(Sherrod Brown)周四呼吁,國會應該通過一項議案來對中國進行制裁。
布朗稱,由于中國政府繼續壓低人民幣匯率,國會通過兩黨議案來解決匯率操縱問題的緊迫性有所上升。
在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經濟大幅走弱,導致外界更加擔心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從目前7.5%左右的水平進一步放緩。對于是否應該將控制信貸增長等經濟改革措施擱置一旁的問題,中國高層領導人正面臨著艱難抉擇。這些經濟改革措施可能在短期內對經濟增長構成拖累。
據一位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正在等待更多數據,以便決定是否需要放松貨幣政策。
貝格斯騰稱,中國利用人民幣匯率來應對經濟問題的跡象或將加劇各方的緊張關系。他說,很明顯,中國正在面臨新的嚴重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