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員工爆料:錢給得少,干得不爽
曾經在網游界一枝獨秀的盛大近日傳聞要被打包出售給阿里巴巴集團。此前,美國上市公司盛大游戲公告稱,收到母公司盛大網絡以及春華資本的私有化要約,交易估價19億美元。與此同時,正值2014年美國證券市場窗口期,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和新浪微博都摩拳擦掌在美國大展抱負,隨后還有聚美優品、途牛網等中小公司躍躍欲試。
2003~2004年,馬云的淘寶還在苦苦掙扎的時候,京東剛剛創辦,第一波的互聯網浪潮驅動下,而立之年的陳天橋已經少年得志成為首富,盛大《傳奇》業界流傳。10年后,傳奇作為一款長壽的游戲,依然在跟孫子輩的游戲爭天下。比起天天活躍在人前人后的馬云、雷軍和馬化騰等人,盛大的老板陳天橋低調示人如今已經不再出現在媒體版面上。
2012年伴隨著小米的崛起,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思維席卷傳統行業,互聯網大佬們走出互聯網領域,進入零售、金融,賺錢能力迅速膨脹,名氣也爆棚。第一代互聯網明星盛大傳出的,卻是在各個領域的撤出、酷六網和盛大文學的風波、高管出走、退市的做法……難怪有人認為盛大已經是不入流的互聯網公司。
單從賺錢能力上講,盛大不但一直有盈利,而且比很多行業利潤率高多了。即便在整個互聯網行業,季度收入已經跌出前三的盛大,賺錢效率仍然是一流的,傳奇、傳奇世界和龍之谷仍然貢獻著盛大七成以上的收入。從這點看,盛大并沒有衰敗,只是比起銳意創新新產品迭出的騰訊和阿里來說,盛大變得平庸了。
除了平庸,業界詬病盛大的問題就是“投機”文化。
盛大的第一桶金來自代理韓國網游“傳奇”獲得了超常的成功,但傳奇系列大賺特賺之后,自主研發的很多款網游并不成功。盛大的成功來自代理游戲以及此后陳天橋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依靠傳奇系列的收入,盛大網絡和盛大游戲兩次上市。
在馬化騰苦苦守著QQ開花,連并購上市都沒想過的時候,沒有依靠自己的產品,盛大已經組建了一個大集團,并且有了自己網絡迪士尼的宏大抱負。2003年至今,盛大累計投資150多個項目,投資總額逾10億美元,覆蓋文學、游戲、影視、音樂等多個細分行業,以及云計算、物聯網、3G等創新技術領域。有人說盛大每年的公司高管會,基本上會有400多人出席,按照一個公司1~2名高管出席,也有200多家公司了。在網游外,盛大到處亂撞,進入了很多行業,沒有盈利空間就退出。
“錢給得少,干得不爽。”盛大員工在網上的曝料也顯示員工收入比起其他互聯網公司偏低,員工分級較多,基層、中層、高層之中還會各分三四級,十幾級的人事系統反應緩慢,跨部門合作程序繁瑣。管理方面,陳天橋出身政府官員,盛大的管理是家族式管理,而互聯網快速決策產品迭代需要扁平化的架構。除了擁有特殊資源,官僚企業文化的互聯網公司幾乎鮮有生存較好的。
陳天橋一直想從盛大盒子入手,打造屬于盛大的網絡平臺,進而達成自己網上迪士尼的夢想。這一想法并沒有錯,百度通過搜索,騰訊通過QQ,都做成了平臺。但盛大盒子并沒有成功,盛大的轉型也就戛然而止,沒有了核心的平臺型產品,盛大無法跟一流的互聯網公司同臺競爭,即便有很多收購,但沒法通過一條主線牽制住。盛大抓住了第一波互聯網崛起的浪潮,卻沒有成就平臺型產品,許多用戶無法留存并分發給旗下網站。
雷軍苦苦思索了十幾年才明白“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盛大運氣極佳,站到了第一波互聯網風口浪尖的位置。移動互聯網浪潮興起,互聯網思維風靡之時,盛大卻沒能跟上這一波浪潮,只好在半山腰看人表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