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屆廣交會]人民幣跨境結算助出口企業穩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已超過4.8萬億元。這一數字不僅比2013年前三季度的3.16萬億元增長了超過50%,也使全國累計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達到19.9萬億元。
在近日舉行的“廣交會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宣講會”上,央行人士指出,人民幣跨境結算已成為我國貿易企業降成本、穩增長的有力抓手。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 李思敏:跨境人民幣業務成為企業減少匯率風險,降低財務費用和綜合成本的有力抓手。據企業跟我們反映,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可以節省成本或者增加收益大概是2%到3%,按照(廣東)全省結算總量5.6萬億來匡算,企業因此節約的成本大約在1600億元,這對促進廣東外貿平穩增長,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全國范圍,企業因跨境人民幣業務節約的成本已接近6000億元。廣交會是我國最大的國際貿易平臺,有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之稱。參會的不少企業都在過去的5年間都對此深有體會。但人民幣結算在不同市場的接受程度差別很大,企業也希望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能夠再快一些。
浙江勝利塑膠有限公司的產品大多銷往西歐、北歐、北美等發達國家,企業從2012年起嘗試向這些市場的客戶溝通使用人民幣結算,但遇到了一些阻礙。
浙江勝利塑膠有限公司銷售經理 王志達:當時因為法蘭克福、倫敦這邊的離岸交易中心還沒有成立,所以說整個操作就很繁瑣,當時客戶還是傾向于第一首選是美元,第二的話是歐元。如果我們整個國外如果倫敦、法蘭克福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可以完善的話,我們也可以和客人去談用人民幣這一塊。因為這樣的話對他少掉一個匯率風險,對我也少掉一個交易成本。
事實上,已經有跡象表明,人民幣新一輪國際化征程已拉開大幕。國際清算銀行報告顯示,人民幣外匯交易全球占比已由2010年的0.9%躍升至2013年的2.2%,增長幅度巨大。截至2014年6月底,香港人民幣資金池已超過1.1萬億元。而全球眾多金融中心對開辦離岸人民幣業務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包括新加坡、倫敦、首爾、法蘭克福等。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連平: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穩步發展還表現在它的產品逐步增加,現在它不僅有人民幣存貸款這種傳統的產品,還有外匯交易、還有人民幣拆借,非常重要一個產品就是債券,債券發行規模是穩步擴大。投資者的地理和行業分布也在日趨多元化。還有很多在市場上以人民幣計價或交易的產品,包括理財產品、存托憑證、保單,各類基金、期貨,人民幣衍生產品等等。
但是業內人士同時也指出,離岸業務規模有限、境外人民幣回流機制不完善、大宗商品人民幣報價基本為空白等都是人民幣跨境業務存在的突出不足。人民幣的國際化,實際上只能算是進入了“少兒時代”,其發展主要集中在貿易領域,而在金融領域仍有巨大的潛力可挖。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連平:目前的人民幣國際化它的最主要的成果是體現在貿易,就是跟商品和服務貿易有關的使用這些方面。所以可以說在貿易領域的人民幣國際化是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金融領域,我們目前還是處在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金融領域的人民幣國際化它的水平目前還是比較低的。
連平認為,人民幣最終要成為真正的國際貨幣,其作為借貸貨幣、投資貨幣、交易貨幣和儲備貨幣幾大功能還迫切需要得到發展。鼓勵和支持在東南亞國家投資的中國企業使用人民幣,積極開展境外人民幣貸款、境外人民幣債券融資、權益類融資,支持本土企業在更廣范圍內“走出去”等,都是可行之舉。
據了解,自2009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與26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額度近2.9萬億元,人民幣已成為位列第七的儲備貨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