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5周年盤點那些成長的煩惱
或現首家退市公司
盡管創業板自開板起就以初創型、成長性公司為主導,但其上市門檻過高卻阻礙了大批前期需要大量資金且很難盈利的優質公司進入。今年5月,證監會降低創業板上市門檻,即IPO公司近兩年業績連續增長的要求被取消,財務指標弱化。
而隨著史上“最嚴退市新規”的發布和即將實施,創業板或將迎來首例退市公司。對于沒有ST“緩刑”的創業板公司而言,連續三年虧損就意味著直接暫停上市。同時,也不允許賣殼和借殼上市,失去這塊“免死金牌”的公司保殼越發艱難。
上市公司減持潮涌
上市五年,創業板減持浪潮越刮越猛,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的減持現象明顯高于增持。本報數據中心統計顯示,目前創業板400家(含ST)公司5年來有增持行為的僅涉及23家公司,而出現減持行為的則高達321家。5年來凈減持量52.90億股,累計凈減持金額達861.72億元。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272家創業板上市公司遭遇減持,增持僅有27家,凈減持額達306.91億元,占5年來減持總金額的逾三成。
高成長光環黯淡
五年來,盡管創業板公司數量從首批的28家擴容至目前的400家,總市值也從1400億元增長至逾2萬億元,但業績增速不斷下滑、業績頻繁變臉的公司也不斷涌現。
本報數據統計顯示,2009年創業板公司的整體凈利潤增速達47.6%,隨后一路下滑,2012年甚至遭遇7.53%的負增長。盡管去年創業板公司整體業績增速有所回升,但仍未達到兩位數增長。從今年三季報數據來看,創業板公司業績總體增速較一季度下滑近3個百分點,140家創業板公司三季報凈利同比增速為負。
多家公司上黑名單
在上市的五年時間里,虛增利潤、內幕交易、信批違規、違規減持買賣股票等都成為創業板成長過程中的煩惱。
盡管證監會還未公布最終調查結果,海聯訊近期已被深交所認定公司存在財務造假行為。公告顯示,深交所表示,公司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對此,深交所決定對相關人員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并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
天津磁卡則是屢次登上“黑名單”的典型代表。近日該公司公告稱,公司涉嫌利用信披違規、虛增利潤,被證監會罰款60萬元,公司的多位高管也被給予警告。此外,今年6月該公司還因內控機制存五大缺陷,被天津證監局責令整改,去年也曾因涉及隱瞞關聯交易、始終未披露收購子公司股權和未及時披露逾億元土地補償款等被證監會立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