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雅玲:美元上升繼續受惠刺激政策助推
本周外匯市場美元指數得到較大刺激性因素的拉動凸顯,美元指數進一步上行明顯,最高水平已經超出10月初的水平,一周指標高點位為86.524點,基本點在85點水平線上。為此,一周的美元兌歐元匯率變化最大,歐元貶值進一步擴大,兩者匯率區間在1.26-1.25美元,歐元下跌明顯。尤其是美元兌日元匯率的變數最大,匯率水平一天的變量達到3.7%,日元匯率從108日元下跌到112日元,日元貶值十分醒目。美元兌英鎊匯率也進一步上行1.59美元,英鎊跌破1.60美元關口。美元兌瑞郎和加元匯率也隨從上升,瑞郎和加元下跌到0.96瑞郎和1.12加元,一周兩只貨幣的基點為周一到周四在0.94-0.95瑞郎和1.11加元。美元兌澳元匯率在0.88-0.87美元之間徘徊,但相對變化并不大。美元兌新西蘭元匯率保持0.78美元水平,期間有過0.7916美元的表現。
外匯市場一周表現凸顯美元上升擴大,但依然是階段與暫時的調節,面臨的環境與經濟因素的刺激性較強,并非是美元政策指標的導向,美元貶值的策略或將因此得以更好的發揮,升值的鋪墊是貶值的基礎。
1、美聯儲政策預期的期待立穩美元指標。本周最重要的關注就是美聯儲的本年度第7次例會,最終結果與市場預期吻合,美聯儲退出購債計劃,結束長達兩年的賣短買長的扭曲操作策略。在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結束后,美聯儲宣布削減最后的購債規模150億美元并從11月起結束QE3。尤其是美聯儲認為美國經濟已達到減少失業的主要目標,這對未來的期待就是美元利率的上升,加息的時機是重點。然而,實際的美聯儲政策已經轉者為緊縮,規模性與結構性調整早已發生,政策定義已經不是寬松,輿論判斷基點需要嚴謹與深入,透徹美聯儲的與眾不同是關鍵。美聯儲宣布結束月度購債計劃,暗示在全球很多國家的經濟出現放緩跡象時,美國經濟復蘇信心增強,全球不均衡復蘇進一步拉大。美聯儲認為,美國總體經濟有充足的潛在動能,能支撐經濟在保持價格穩定的前提下逐步實現就業最大化。盡管美聯儲沒有明確何時加息帶來的不確定性,但美聯儲使用就業增長穩健等措辭使得市場有疑惑加息的爭論,尤其是國際金價下跌擴大,凸顯美聯儲政策效應的結果與威力。美聯儲對美國經濟評價較為溫和,其表示美國經濟正以溫和的步伐擴張,隨著就業崗位的增加和失業率的降低,勞動力市場狀況進一步改善。總的來說,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指標表明,未充分利用的勞動力資源正在逐漸減少,家庭支出適度增長。盡管房地產市場的復蘇仍然緩慢,但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正在增加。9月美國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28.4萬個,美國失業率降至5.9%,為2008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本周美元走跌周初較為明顯,主要因素就是周初美國耐用品訂單的數據不理想,負數的增長,加之房價數據令投資者失望,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狀況的憂慮,美元匯率反映敏感,貶值下跌凸顯。另外,瑞典央行本周采取了零利率政策,主旨是抗擊國內通縮,這令投資者倍感意外。瑞典克朗兌美元匯率盤中跌至4年低位,美元指數尾盤回落0.1%,報85.39點,盤中觸及4日以來最低。最終周末美元走強與市場數據與政策期待有關,美聯儲聲明的相對樂觀,立場更加明朗,淡化經濟的風險,進而匯率得到支持較為明顯。
2、日本寬松政策跟進刺激性與超預期明顯。本周末日本央行進一步大舉放寬貨幣政策震驚金融市場,與美聯儲的政策默契相隨,令市場震蕩加劇。此前除日本央行決定擴大本已龐大的刺激性貨幣政策外,日本政府退休金基金宣布將增持海外和本國股票,這一舉動使得日元賣壓加重,隨即日元兌美元匯率周末下跌到近7年低點,并呈現18個月內表現最差的一天跌勢。日本貨幣的超乎尋常政策的刺激因素在于日本政策目標試圖扭轉數10年的通縮局面以及經濟增長低于均值的現狀。盡管市場投資者原本預計日本央行會放寬一些政策,但多數投資者并不認為這樣快就有舉動,市場預計是未來幾個月才會有真正的對策出臺。尤其是日本經濟數據雖然不理想,顯得比較疲弱,但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表達了對日本經濟前景的樂觀看法。但實際日本寬松的突然發力是基于經濟需要,進而美元兌日元匯率一度勁揚3%,日元快速和大幅度下跌到112.47日元,這是2007年12月31日以來日元的最低水平,致使本周美元兌日元匯率大漲3.77%。
3、資源金屬價格隨從暴跌加劇市場政策恐慌。伴隨上述主要兩大貨幣政策的效應與影響,國際資源價格的重要較色——石油價格下跌繼續,國際黃金價格下跌明顯,跌破1200美元的態勢導致市場恐慌與預期進一步悲觀。目前整個金融市場的悲觀面擴大,炒作性的預期主導明顯,包括石油下跌、黃金下跌以及美元升值的預期十分強烈。然而,實際的市場狀況并非是投機因素加劇,反之筆者的觀察體會在于:伴隨主要發達國家股票價格的上漲凸顯,投資價值趨勢的回歸正在顯現,投機性的炒作實際或將減少。發達國家實體經濟的重新恢復乃升級換代的進程必然帶動金融市場質變的調整,這一趨勢的轉變使得發展中國家面臨很尷尬與被動的局面,品質技術與經驗的欠缺將會凸顯風險壓力上升。國際外匯市場的判斷思路與預期更加復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