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服裝產業興起或將成為另一個服裝生產中心
非洲服裝產業興起 威脅亞洲紡織服裝行業地位
2014對于亞洲紡織行業來說是動蕩的一年——中國工人工資猛漲、柬埔寨工人暴動、孟加拉國的工廠坍塌等,這些負面新聞使得亞洲紡織行業屢屢成為頭條,也反映了遠東的紡織行業正在進入轉型期。
記者了解到,中國不再是廉價的制衣國家,因為在沿海地區的主要服裝產業中心,工人的工資大約每月500美元,內陸地區則是250美元,所以近年來外國的服裝零售商們已經把工廠轉移到了孟加拉和緬甸。孟加拉的服裝產業已經發展到250億美元,雇傭了440萬工人。緬甸則是55億美元,提供了65萬的就業機會。
但是在這些廉價的制衣國家,工人們開始反抗以爭取更高的工資。緬甸在經過勞資糾紛后,把工人的月薪提高到68美元,增長了77%。2014年11月,孟加拉勞工部把制衣工人的最低月薪提高到128美元,增加了75美元,月薪幾乎是緬甸的兩倍。
對于從這些國家采購的全球服裝行業巨頭們來說(例如:H&M、Inditex和沃爾瑪),這些國家工人薪資的微漲對整個業務模式增長是微乎其微的,因為包括市場營銷、運輸、銷售、關稅和稅收各項費用,它們在整個生產成本中僅占2%到3%。工資的上漲使得當地的服裝企業利潤進一步縮水。
然而,這些服裝零售商們已經找到了取代亞洲成為生產中心的地區。H&M、Tesco和Primark已經開始從埃塞俄比亞采購,因為該國沒有最低月薪限制,對于不熟練的工人,月薪僅僅是35到40美元,明顯比緬甸的低很多。這些外國服裝商們在非洲國家非常受歡迎,他們也因當地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和能源獲利頗多。肯尼亞的服裝產業也正在發展,雖然該國的月薪大約120美元,但政府以豐富的獎勵吸引這些外商。
有觀察家說東非國家有望取代東亞成為服裝生產中心。與東亞相比,東非國家除了勞動力廉價以外,把服裝運輸到歐洲或美國的費用更低。此外,2000年非洲國家與美國簽訂了特殊貿易協定,美國服裝進入非洲市場是免稅的。隨著非洲當地棉花產業的發展,可以采購本地資源進一步降低成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