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將成匯改中心
就在市場對中國經濟陷入通縮擔憂的同時,人民幣匯率也進入敏感時段。羊年伊始,人民幣匯率再度演繹“逼近跌停”的走勢,創出兩年多來的新低。對于人民幣的連跌,市場眾說紛紜,引發對中國經濟未來的擔憂。值得關注的是,匯率問題也寫進政府工作報告。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表示,中國將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健全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框架,并保持人民幣匯率處于合理均衡水平,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
興業銀行(601166,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與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匯率方面“擴大雙向浮動區間”的表述不同,今年“增強雙向浮動彈性”意味著未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將成為匯改中心。
因人民幣對美元走弱,匯率問題再次引發關注。前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就匯率問題表示,中國經濟從基本面而言是穩定的,人民幣匯率可以保持“在合理均衡基礎上的基本穩定”。易綱所指基本面包括,中國經濟增速雖然進入新常態,但總體仍處于中高速增長,且貿易仍實現比較大的順差,市場資產配置安排也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基礎。此外,易綱認為,沒有迫切需要調整人民幣2%的浮動區間。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央行未來對于匯率波動或將采取管理與引導并重,通過中間價調節匯率。波蘭、印度等降息對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微乎其微。2%日間波幅已經滿足人民幣當前波動的需求,因為90%的人民幣日間波幅沒有超過2%。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丁志杰認為,人民幣對美元走弱,原因不是人民幣疲弱,而是美元過強。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正常波動的恐慌是不必要的。
人民幣連續貶值引發國際投行關注,觀點亦各有不同。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和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近日撰文表示,人民幣貶值將會帶來全球貨幣戰的升級。
然而,人民幣走勢并非如此。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在過去4年間上漲了26%,在其追蹤的60國貨幣中,人民幣的升值幅度排名第一。
易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實際上,近年來,人民幣的走勢在世界貨幣中還是非常強的,最近一兩年來如果說美元是第一強貨幣,人民幣可以說是第二強。”他舉例說,其余兩大主要貨幣歐元和日元在2014年對美元貶值幅度均超過10%,而人民幣則只貶值2%,“所以,人民幣對全球一籃子貨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和名義有效匯率去年總體還是走強的。”
易綱給出了判斷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穩定的四點原因:一是我國經濟增長前景仍然向好。雖然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由高速轉為中高速,但從全球來看,GDP增速仍非常快。二是中國的國際收支經常項近來仍保持較大順差,貿易出口大于進口,這也構成外匯市場的重要基本面。三是最近5年人民幣國際化發展較快。現在各國資產管理公司和資產管理者愿意配置更多人民幣資產,這意味著全球對人民幣的需求擴大,為人民幣提供了穩定的基礎。四是中外企業和居民均在優化各自的資產負債表,這一過程亦奠定了人民幣的重要作用。
對于外界所傳的人民幣貶值疑云,魯政委對記者表示,當前人民幣貶值是市場行為,不必對經濟數據進行過度解讀。
魯政委稱,近期人民幣匯率的連續走低,完全是市場行為所致。其既受美元走強因素影響,也是對前期人民幣匯率高估的修正。目前,我國的匯率、利率、準備金率“三率”均已進入下降通道。將人民幣貶值與中國“唱空論”聯系在一起的思維方式是不正確的。
但與眾多國內經濟學家不同的是,從2012年以來,魯政委一直堅持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被高估,并認為高估的匯率已經把寶貴的國內需求與投資分流到國外市場。
有據可循的是,這幾年出國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居民手中財富增多是原因之一,更直接的原因是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出國旅游的成本遠低于國內游。比如剛過去的春節,去三亞旅游的費用遠高于去塞班、泰國和越南。
此外,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熱衷于去國外投資,除了政策的扶持、結算上的便利,國外投資買房置業的成本低也占據重要位置。
魯政委認為,隨著美元進入升值通道,人民幣對美元走弱,但是對一籃子貨幣仍走強,這也構成進一步深化匯改的良好時機。對于國內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他認為大可不必,印度盧比就是一個例子。事實證明,盧比的貶值并未給印度經濟帶來不利影響。
魯政委稱,匯改9年,人民幣匯率波動率在全球25個主要經濟體中仍處極低水平,僅略高于港幣,其關鍵是中間價波動率不足,因此,未來匯改核心應是擴大中間價的日間波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