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融通:人民幣國際化提速
在上周舉行的亞洲博鰲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目前已經有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表達了積極態度。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大量的融資支持,經貿合作也將形成大量的貨幣流轉。同時也是人民幣進一步走出去,實現國際化的重要力量。
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逐步落實和中國對外經濟交往不斷深化,將會衍生出更廣范圍的人民幣跨境使用,無疑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推動力。
第四次投資熱潮將起
就在博鰲論壇期間,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根據國務院授權,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愿景與行動》的發布不僅標志著中國以“一帶一路”為主要旋律的外交戰略將開啟新篇章,也標志著中國以“一帶一路”為契機的國家資產負債表重構正式登臺。
專家及學者指出,今年我國有望迎來第四次投資浪潮的大變局元年。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進入落實階段,投資低迷的趨勢可能出現逆轉,中國經濟的第四次投資熱潮可能即將拉開序幕。“根據公開信息,各地方"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元,跨國投資規模約524億美元,考慮到一般基礎設施的建設周期一般為2~4年,2015年國內"一帶一路"投資金額或在3000~4000億元左右。”管清友表示。
因此,資金融通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大量的融資支持,經貿合作也將形成大量的貨幣流轉。
宋清輝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逐步落實和中國對外經濟交往不斷深化,將會衍生出更廣范圍的人民幣跨境使用,無疑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推動力。
人民幣結算比例將再提高
沿著“一帶一路”,人民幣也早已提前布子。
2012年6月,實現了人民幣兌哈薩克斯坦堅戈交易的國際貿易結算;2013年國家開發銀行新疆分行向哈薩克斯坦企業發放人民幣貸款3.5億元;2013年8月,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成為中國首個“境內關外”離岸人民幣創新金融業務試點區。
去年7月,我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共同成立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同年10月又倡導發起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前不久正式宣告成立的首期規模1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
不難發現,當前周邊國家對于人民幣的接受程度正在持續提升,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在區域內取得突破。
雖然目前中國對外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比例已近10%,但這一比例仍較低。未來還有望繼續提高,擴展到全球金融市場上的借貸和投資貨幣,進而才能夠作為國際儲備貨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