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針織“織”出新前程
沿著漓福公路前行,進入漓渚鎮區域,十幾家企業集體施工的場景,立即讓人感受到了該鎮經濟發展的濃厚氛圍。
行走在漓渚鎮大步、中義等村,圓機聲不絕于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光介紹,本周在上海舉行的中國針織國際博覽會上,鎮政府首次出資10多萬元,對漓渚參展企業進行整體包裝,這,又讓人感受到了漓渚鎮打響“中國針織名鎮”品牌的急切心情。
印染產業集聚提升
印染產業是漓渚鎮的主導產業,全鎮12家印染企業的工業產值占到該鎮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70%以上,占全鎮的全部工業產值的比重也在30%以上。在節能減排、推進印染產業集聚升級的今天,印染業的發展成為了擺在漓渚鎮黨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印染產業集聚升級,對漓渚鎮來講既是挑戰,更是機遇。”陳光說,印染是漓渚鎮的主導產業,印染企業搬遷勢必在短期內對全鎮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但印染產業的集聚升級,也為漓渚鎮的工業經濟結構優化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目前,漓渚鎮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印染產業集聚升級的決策部署,已多次召開印染企業座談會和上門開展調查摸底工作。據了解,新宇漂染、大灣印染兩家企業已意向集聚濱海工業區,其他印染企業的集聚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暫不搬遷的印染企業正在做深做透控量提質文章,在已淘汰4家企業的60只落后機缸的基礎上,該鎮美得寶印染、越蘭印染等印染企業通過技改,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美得寶印染公司以前一直做普通的化纖產品,加工一米布的附加值不到1元。今年初以來,公司通過技改,產品結構調整為純棉產品,產品附加值一下子提高了三四倍。
針織產業要做大做強
印染企業搬遷后將留下近1000畝、50萬平方米的廠房,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讓鎮域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漓渚鎮黨委政府的思路是進一步做大做強針織產業,將家庭工業戶發展成為中小企業,一系列發展針織業的舉措也接連不斷。
首先是針織產業鏈的延伸。2008年2月,年產4.5萬噸差別化纖維的大灣化纖公司投產,使漓渚的針織布向差別化方向發展。今年底明年初,欣苗針織公司年產1.2萬噸的滌綸加彈絲項目也將竣工,同時投資8000萬元的絢爛紡織科技公司的差別化纖維項目手續正在辦理中。
隨著這些項目的投產,漓渚針織布產品將更豐富、更多樣。
其次是產業規劃提上日程。今年上半年,漓渚鎮政府委托中國針織協會開展《針織產業提升規劃》編制,目的是厘清針織產業的發展思路,提升產業層次,查找存在問題。再次是品牌的打造。8月24日至26日將在上海舉行的中國針織國際博覽會上,新宇漂染、大灣染織、美得寶印染、鑫晟實業等4家企業將參展,與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漓渚鎮政府出資10多萬元,對參展的企業展位以“中國針織名鎮——漓渚鎮”的形象進行統一包裝和整體推介,以進一步打響中國針織名鎮的知名度。
第四是加快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據鎮經發局局長全國鋒介紹,從溫州引進的針織工業研究院目前已注冊落戶漓渚,這家公共服務平臺將為點多面廣的中小針織企業提供一家一戶無法實施的產品分析、環保檢測和新產品研發等服務。
漓渚鎮黨委政府發展針織產業的舉措,最直接的成功就是一部分針織家庭工業企業迅速壯大。紹興卓誠針紡有限公司是1999年起步的家庭工業企業,經過10年的發展,卓誠針紡公司以發展成為工貿結合的針織進出口公司,今年上半年完成銷售2600多萬元,實現自營出口額455萬美元。像卓誠針紡這樣由家庭工業發展而來的公司,漓渚鎮已有一二十家。漓渚鎮黨委政府的目標是通過加快集聚點建設及招商招租,力爭家庭工業戶在今年底達到850戶,年銷售超過23億元。
新興產業加速崛起
在優化大紡織產業結構的同時,漓渚鎮的新興產業也在加速崛起。在靠近漓福公路邊的鎮工業集聚點,政府從3家企業手中回收的245畝土地上,項目建設如火如荼。{page_break}
全國鋒介紹說,這塊從企業手中收回的土地通過鎮政府的重新出讓,安排了13家企業,總投資6.9億元,涉及機械、汽配、裝飾等企業,企業規模不大但都很實,項目去年集體開工后,到目前都已進入工程的掃尾階段,最快的錦盛壁紙公司已進入試生產,其他幾家也將在今年底明年初投入生產,將為漓渚帶來7億元以上的產值,接近目前漓渚全年工業產值的八分之一。
漓渚鎮還利用荒坡雜地、廢棄石料場和閑置廠房,大力引進新興產業項目。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漓渚鎮已引進項目9只,其中已注冊落戶5家,手續正在辦理的4家,同時儲備項目19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