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婦女不過節 趕制12雙特殊皮鞋
9月6日訊,春節,古來就有“七歡春愁”的說法(意思是過中元節時正值夏收,家家有糧食,所以過節很快樂。不像春節,正是青黃不接之時,收獲少的人難過年關)。壯家過中元節很多是從農歷七月初十就開始過了,一直到七月十七,過七八天哩。
而就在這樣隆重的節日里,處在邊關的靖西縣安寧鄉的黃東配、趙彩歡等8位壯族婦女卻沒有心思過節了。8月20日(農歷七月十一),她們接到加工12雙出口俄羅斯皮鞋的特殊任務,要求在農歷七月十五那天完工,并通過快遞運至深圳,之后轉送俄羅斯。
為什么有這12雙特殊皮鞋的加工任務呢?這12雙特殊皮鞋的加工任務為何下到邊遠的邊陲靖西?話還得從頭說來。原來,廣東擁日鞋廠接了一宗出口俄羅斯的訂單,對方要求先送12雙皮鞋樣品,黃東配、趙彩歡曾在該廠的樣品車間工作,都是技術尖子。后因黃東配家里有事,趙彩歡要回家生小孩的原因,兩人都辭職了。后來擁日的老板在安寧投資建廠,她倆雙雙被招進廠。因為廣東那邊人手緊,老板就把這12雙出口俄羅斯皮鞋樣品的制作任務交給安寧的分廠來完成。
一邊是家家戶戶殺雞宰鴨的熱鬧場景,一邊是8位女工加班的忙碌身影,兩者相比,有些反差,倒也還和諧——都是火火熱熱。
為了完成好這一特殊的任務,這8位婦女進行了精細的分工:兩人負責設計和裁剪,兩人縫紉,兩人合成,兩人包裝。為了保證質量,還互為質檢員,層層把關。
按說,8位女工要在三四天時間里完成12雙出口皮鞋樣品的制作任務,這在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工廠,不是什么難事,何況她們還是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的熟練工。但黃東配她們所在的工廠剛創辦,設備還沒增添齊全,而且這12雙皮鞋質量要求很高,這關系到這家新開工廠的聲譽問題,關系到國家聲譽問題,當然也關系到她們今后能不能長久在家門口打工的問題,所以她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加班加點,精工細活,每一步都反復檢查,直到滿意才到下一道工序,就這樣一直忙到中元節的上午9時,終于按時完工并將皮鞋樣品發送深圳。
黃東配她們所在的工廠名叫安寧鄉擁福鞋業加工分廠,今年7月5日才開工投產的,老板是一個叫黃朝剛的土生土長的安寧人。他到廣東打工后自主創業,目前在廣東擁有3家工廠。在安寧鄉的擁福鞋業加工分廠前期投資近30萬元,吸收60多人就業,年內計劃投資100多萬元,安排就業200多人。
說起這個工廠的誕生,有些故事。原來,安寧鄉黨委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對如何提高農民收入開展專題調研,發現安寧鄉在外出務工人員中,有約30%的人到過或正在廣東鶴山沙坪鎮的皮鞋廠里工作,僅安寧街現在就有200多人在皮鞋廠里打工,有8人自己辦廠當老板。工人當中,月工資高的有8000元左右,低的也有1000多元。入黨積極分子黃朝剛就有3個廠,其中在廣東鶴山沙坪鎮的擁日皮鞋廠員工達200多人,僅安寧籍員工就有150多人。鄉黨委知道這情況后,派員深入到工廠調研,并與幾位有實力的安寧籍老板洽談,希望他們能夠回鄉創業,促進家鄉加快發展。而黃朝剛本人也關注家鄉的發展,看到邊境地區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他萌生了返鄉辦廠,通過家鄉地處中越邊境一線的便利通道,將產品打進東盟國家的念頭。就這樣,“瞌睡的遇上枕頭”,安寧鄉擁福鞋業加工分廠誕生了。
主管黃東配對記者介紹說,鞋廠的員工都是來自安寧鄉各個村屯的本地婦女,“車面”是技術活,廠里負責這塊的女工大多有在鞋業打工的經歷,是技術熟手,能保質保量。
22歲的趙彩歡是安寧鄉新造村止屯村民,前些年一直在廣東江門一帶的鞋廠打工。她說:“在這里做工跟在廣東做工,都是在車間里頭,都是按件記工,掙多掙少,關鍵看你的能力。一個月大概可以拿1600元左右。”
“在安寧,我吃住在家里頭,廠里到屯里騎電動車20多分鐘,每天還有點時間照顧小孩做家活,我覺得很好。”一位女工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