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特·范登·博的450公斤的“自行車”
自行車在一起,他用3個月時間制成這輛重達450公斤的自行車,該車由鋼管、自行車零件和一個拖拉機輪胎構成。
博施正在街道上騎這輛“巨無霸”自行車。由于它以最高時速行駛時,速度也非常緩慢,因此可能對高峰時段的道路擁堵不利。
據國外媒體報道,這是一種你在博物館也看不到的前輪大后輪小的自行車,這個龐然大物是荷蘭藝術系學生、前機械工程師沃特·范登·博施的發明。他用3個月時間制成這輛重達450公斤的自行車,由鋼管、自行車零件和一個拖拉機輪胎構成,這些零件是他朋友和一家拖拉機公司贈送給他的。
29歲的博施家住荷蘭阿納姆,這輛自行車的視頻在YouTube上出現后,很快引起轟動,不到兩周,點擊率超過60萬。他說:“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制作機械變種,改變通用器件或零件是我的設計目的。在今年最后一學年,我打算設計一些更大的藝術作品。6個月前我繪制了一張自行車草圖,不久后開始著手制作一輛真正的大型自行車。我開始從我認識的人那里收集零件,這樣制作它的成本會低一些,然后著手把它們組裝在一起。”
博施說:“組裝好后,它看起來非常奇怪,我迫不及待地跨上這個龐然大物,第一次把它騎到外面去。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合法,但是我在我所居住的街區騎了幾次,想看一看它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人們看到它時的表情。一些人看起來很喜歡它,但是有些人似乎很不高興,他們對我說:‘嘿!別擋道。’對此我能理解,也許這個大家伙擋住了周一忙著去上班的一些人的自行車道。”
博施在進入大學以前,曾學習機械工程學,并在一家工廠工作,制造石油鉆塔設備。他很喜歡改裝東西,去年他把一系列廚房用具改裝成駕駛、繪畫和飛行裝置。他說:“我希望借助前輪,給它添加一些幽默和社會批判的元素。例如,悍馬汽車是一種設計奢華的車輛,但是這種重達2500公斤的車輛,通常只能乘坐1個人。對于這樣一輛汽車來說,它消耗那么多汽油完全屬于多余。”
博施說:“不過對于像我這樣一個小人物,我親自制作這種巨型自行車時,希望它還能傳達一種觀點。我一直在努力擺脫傳統思維模式,我沒必要給我制造的東西分門別類。雖然我的家人和朋友都知道我有點瘋狂,但是他們對我的最新創作仍感到很吃驚。我不知道這算不算藝術。我只是喜歡親手做東西,并從中獲得樂趣,我不需要把它稱作藝術。”
博施的自行車視頻上傳到網絡以后,他已經同意在博物館和音樂節上展覽這種自行車。他說:“人們對此的反應讓我感到非常吃驚。現在這輛自行車已經制作完成,我就要畢業了,我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置這個龐然大物。也許米其林公司負責人看到網絡視頻后,會把他們的輪胎要回去。”
沃特·范登·博施跟他制造的奇特自行車在一起,他用3個月時間制成這輛重達450公斤的自行車,該車由鋼管、自行車零件和一個拖拉機輪胎構成。
博施正在街道上騎這輛“巨無霸”自行車。由于它以最高時速行駛時,速度也非常緩慢,因此可能對高峰時段的道路擁堵不利。
據國外媒體報道,這是一種你在博物館也看不到的前輪大后輪小的自行車,這個龐然大物是荷蘭藝術系學生、前機械工程師沃特·范登·博施的發明。他用3個月時間制成這輛重達450公斤的自行車,由鋼管、自行車零件和一個拖拉機輪胎構成,這些零件是他朋友和一家拖拉機公司贈送給他的。
29歲的博施家住荷蘭阿納姆,這輛自行車的視頻在YouTube上出現后,很快引起轟動,不到兩周,點擊率超過60萬。他說:“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制作機械變種,改變通用器件或零件是我的設計目的。在今年最后一學年,我打算設計一些更大的藝術作品。6個月前我繪制了一張自行車草圖,不久后開始著手制作一輛真正的大型自行車。我開始從我認識的人那里收集零件,這樣制作它的成本會低一些,然后著手把它們組裝在一起。”
博施說:“組裝好后,它看起來非常奇怪,我迫不及待地跨上這個龐然大物,第一次把它騎到外面去。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合法,但是我在我所居住的街區騎了幾次,想看一看它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人們看到它時的表情。一些人看起來很喜歡它,但是有些人似乎很不高興,他們對我說:‘嘿!別擋道。’對此我能理解,也許這個大家伙擋住了周一忙著去上班的一些人的自行車道。”
博施在進入大學以前,曾學習機械工程學,并在一家工廠工作,制造石油鉆塔設備。他很喜歡改裝東西,去年他把一系列廚房用具改裝成駕駛、繪畫和飛行裝置。他說:“我希望借助前輪,給它添加一些幽默和社會批判的元素。例如,悍馬汽車是一種設計奢華的車輛,但是這種重達2500公斤的車輛,通常只能乘坐1個人。對于這樣一輛汽車來說,它消耗那么多汽油完全屬于多余。”
博施說:“不過對于像我這樣一個小人物,我親自制作這種巨型自行車時,希望它還能傳達一種觀點。我一直在努力擺脫傳統思維模式,我沒必要給我制造的東西分門別類。雖然我的家人和朋友都知道我有點瘋狂,但是他們對我的最新創作仍感到很吃驚。我不知道這算不算藝術。我只是喜歡親手做東西,并從中獲得樂趣,我不需要把它稱作藝術。”
博施的自行車視頻上傳到網絡以后,他已經同意在博物館和音樂節上展覽這種自行車。他說:“人們對此的反應讓我感到非常吃驚。現在這輛自行車已經制作完成,我就要畢業了,我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置這個龐然大物。也許米其林公司負責人看到網絡視頻后,會把他們的輪胎要回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