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鞋業多重成本高漲出口面臨萎縮
9月26日訊 在一片“日子難過”的嘆聲中,經濟開始減少,日漸冷清。
制鞋業多重成本高漲出口面臨萎縮
汽車從廣州南沙港快速拐入番禺區欖核鎮內的廣珠東線,沿途10多公里經過平穩、九比、沙角、雁沙村,工廠以往生產的景象不再,公路兩旁的廠房大門空置或緊鎖大門,偶爾進出廠房的幾個工人,讓閑置的廠房顯得更為冷清。
再前行10多分鐘車程,就是廣州最大制鞋廠―――創信鞋業。“創信的利潤在不斷受擠壓,大部分鞋廠的承受力達到了臨界點。”吳振昌―――這位如今仍擁有16000多名員工的臺商老板,坦言壓力前所未有。
吳振昌為筆者算了一筆利潤持續減少的賬:今年與去年相比,人民幣升值累計約6%,這對業務用美元交易的企業來說,是直接的成本上漲;電費漲了10%左右;工人工資年薪增加了10%,工人社保基準提高了10%。這些比例折算成具體的數字,相當于企業利潤的近半。
大企業由于自有資金多,可以內部吸收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因此,與廣州大多數傳統的制鞋、服裝企業相比,創信的情況相對較好。然而,在廣州以及珠三角地區,大量“三來一補”、傳統中小型出口企業在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背景下,由于需要應付土地、房租、勞動力等不斷增長的龐大開支,處境已舉步維艱。
不僅如此,企業成本大幅上漲還要承受成本難以轉嫁的現實。隨著中國周邊國家地區更為低廉加工成本地的出現,企業一旦上調產品出廠價,就會遭到采購商選擇其他而帶來的出口量萎縮。
廣州生基鞋業是一家規模相對較小的鞋廠,其總經理楊軍生坦言,為了應對原料漲價和各種成本上漲的壓力,企業只能通過提高售價的方式來應對,但提價之后卻面臨著市場萎縮。數據顯示,上半年,廣州市進出口總額增長雙雙減速。其中出口增速回落8.1個百分點。
利潤空間和出口市場的兩頭擠壓,給大量出口型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受挫。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廣州第二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打破了連續六個季度兩大綜合指數同是高度景氣的態勢。{page_break}
專家觀點:
外貿企業要進口產業鏈上端產品
對于目前大量出口企業遭遇的寒冬,暨南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陳巖峰認為,這次前所未有的景象主要是宏觀政策、能源價格上升及其帶來的通脹壓力集中在了一起,讓大量未做好準備的企業防不勝防。
但從國家宏觀經濟發展角度來看,大環境和趨勢是有利于經濟發展的,可以調整貨幣供給狀態,調整外匯儲備,協調和貿易伙伴的關系,突出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平衡作用。
陳巖峰認為,由于預期來看通貨膨脹還將繼續,甚至更加嚴重。外貿企業不但要會“出口”,而且要學會如何“進口”,要進口產業鏈的上端產品,在進出口的調整過程中,加強核心技術的開發,爭取在下一輪的“出口”中,出口高附加值的產品,使我們國家真正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