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新加坡雙星集團董事長翁端文先生
從進入中國市場短短的幾年時間里,雙星集團的衣拿牌制衣吊掛系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11年,面對國內制衣行業復雜的經營環境,雙星集團如何將衣拿吊掛系統普及到更廣泛的地區,改進制衣工藝的生活流程?本期的企業專訪我們采訪到了雙星集團的董事長翁端文先生。
記:衣拿的業務范圍,主要是哪些國家?分別在各個國家的市場份額?在中國的份額有多少?
翁:衣拿(INA)的業務范圍主要是在南亞、東南亞及北亞。目前,衣拿(INA)最大的市場份額是在中國。
記:2011衣拿將有什么樣的市場拓展計劃?
翁:衣拿(INA)今年將推出新一代的智能箱運系統和數據追蹤系統,同時也將在國內增加6個銷售服務點,為衣拿(INA)客戶提供更快捷的專業服務。
記:此次組團來中國,衣拿也投入了人力精力財力,想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呢?效果和預期的比較怎么樣?
翁:衣拿(INA)海外業務團隊此行是為了深入中國市場,了解衣拿(INA)智能吊掛系統在中國服裝生產企業遍地開花,幫助服裝廠商提高生產效率,完善現場管理,信息采集,以及無紙化管理等方面,實質地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在過去幾年,中國是做低價成衣出口的大國。但由于去年原材料大幅上漲,中國勞動力缺口不斷擴大,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破5,平均工資在300美金以上,使得勞動力成本比其他國家的高,低價成交出口已漸漸失去優勢。這些都對勞動密集型工業帶來影響,也給服裝企業產生了壓力。從服裝貿易公司了解到約有20%的訂單趨向東南亞和南亞市場,作為衣拿的業務團隊,應當了解中國企業家是如何應對這種局面;同時衣拿(INA)人也和中國企業家分享其他國家的市場信息和做法。中國GDP增長的同時也拉動了內需,去年中國品牌成衣銷量增加約60%。許多制衣廠都從外單轉為承接內銷品牌加工,除了避免匯率風險以外,內銷加工工價相對穩定,所以這些企業對吊掛的投入也相對提升,這也是這次海外業務團隊來觀摩學習的成果。
記:衣拿如何服裝廠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其得到哪些益處,和我們分享下。
翁:衣拿(INA)與客戶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習中國服裝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管理經驗。使衣拿(INA)更有針對性地了解服裝廠商的想法、觀念、點子、產品、及服務,讓衣拿(INA)朝著為服裝企業提供靈活實用的吊掛系統方向研發而努力。此行,讓海外業務團隊獲益匪淺,我們同時定下來了中國知名服裝企業訪問東南亞廠商的計劃,搭起了溝通交流的平臺。
記:衣拿是首次采用這樣和客戶直接交流的形式還是一直在采用?并且其他國家也在采用呢?
翁:衣拿(INA)作為一個國際知名品牌,對市場定期地調查,到不同區域深入與客戶群對話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市場的動向,制定靈活合適的策略,這是衣拿(INA)一貫的市場作業。
【關于衣拿】
衣拿電腦化服裝生產系統是由雙星集團研發生產的權威產品。雙星集團創建于上個世紀的80年代,有二十多年的研發生產成衣機械設備經驗。目前已經成為集科研、生產、國際貿易為一體的跨國經營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并在加拿大設有軟件研發中心,電子器件生產基地和中國硬件生產基地。目前集團生產的電腦化制衣吊掛系統,自動物料傳輸系統,手動式物料傳輸系統,數據跟蹤系統,生產計時系和立體倉儲系統完善了從原材料庫、裁剪、縫制、整燙、成品的傳遞直到成品倉儲等多個環節的成套傳輸流水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