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服裝:落后中的再次起航
一說起杭州的服裝產業,大家必是笑意盈盈的嘖嘖稱贊。然而,有一批人既不高興也不生氣,但會摻雜著少許不易覺察出的失落,淡淡地說道:“歷史上,其實是先有余杭,后有杭州的。”
同在余杭,家紡和服裝的鮮明差距
余杭,杭州八城區之一,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之間,有我余杭”之稱。亙古開天的良渚文化、源遠流長的運河文化、蠻聲海外的禪茶文化,將余杭古老的文明告訴了世界。余杭絲綢。
自改革開放以來,服裝企業是余杭率先發展起來的鄉鎮企業之一,服裝業更是改革開放以來最早帶領老百姓致富的主要產業,在外貿出口方面為后起的其他行業做出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余杭聞名全國的家紡產業其實是后起的產業之一。如今在政府的不斷支持下,家紡企業紛紛積極參加各種展會,主動走出去,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不斷從設備、技術上進行加強,家紡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經過近15年的發展,家紡產業已成為今日余杭一張響亮的“名片”。
2002年余杭區被授予“中國布藝名城”稱號,家紡產品涵蓋窗簾、沙發布藝、床上用品、花式紗線等,全區共有規模以上家紡企業328家,成功注冊“余杭家紡”集體商標,“奧坦斯”、“眾望”、“中亞”、“柯力達”等企業已邁入億元大軍之中。
而這些年里,余杭的服裝產業發展如何呢?
余杭區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杭州杰豐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禮根介紹說,余杭區規模以上服裝企業如今僅有83家,工業產業產值近90億元,雖然數額上與家紡差距不大,但家紡在當地被稱為是富民工程,而服裝90%以上是出口,過多的依賴于勞動力資源,財富創造上落后于家紡。同時,面對原材料、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增長,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萎縮,外貿服裝企業的未來之路受到挑戰。
“現在比2008年還難做,別看現在訂單沒有減少,但各種成本的增加,企業的利潤流失很大,眼下已逼近盈虧臨界點。”高禮根說。
同時介于內銷市場的不斷擴大,一些外貿服裝企業開始主動嘗試走品牌之路。然而,企業紛紛感嘆,從外貿轉做品牌––難。
杰豐去年開始做內銷,今年9月份開出了第一家店,設計研發、營銷、裝修、廣告、營業員的工資等多項支出,使公司一年里投入了上千萬元,但無論如何還是要咬牙堅持幾年。
大量的投資,使企業希望客戶能夠及時結款,這樣才有足夠的流動資金。與外貿付款方式不同,做內銷要求客戶先交付30%的訂金,產品生產出來后再交一部分貨款,而最后的10%~20%可以在出貨后45天內付清。某羊毛衫廠負責人對此頗為無奈:“我們最近有個客戶定了30萬元的貨,付了30%的訂金以后,拿了部分貨卻資金鏈斷裂,我們只好把這部分庫存壓著,但是資金不能回籠,我們也沒辦法再接大單。”
浙江同泰制衣有限公司做了十多年的外貿生意,迫于當前的外貿形勢,也不得不轉型做品牌。董事長童曉鳴介紹說,從去年年底公司開始轉內銷:“外貿的經驗只是讓我們學到了服裝品牌運作知識的1/3,還有2/3要自己從頭開始學。外貿加工轉做品牌相當于二次創業。”
的確,做外貿,企業往往重點關注生產環節即可,而轉型成為一個品牌進入國內市場,則涉及到設計、生產和銷售整個產業鏈。環節越多,品牌運營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就會越復雜。{page_break}
余杭服企,不甘于落后
服裝,曾經讓余杭成為模范,如今卻讓企業陷入了生存的窘境。“放棄還是加快轉型?”當地政府的相關負責人也曾反復捫心自問。
其實,余杭有著良好的先天資源。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服裝企業在資本、團隊及生產上都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杭派女裝的生產基地大部分在余杭落地,這些生產基地能否與余杭本地的外貿服裝企業完成對接呢?這些都為余杭的服裝產業發展提供了機會。正是基于這樣的機會,政府終于下定決心:要拿出當年支持家紡的力度來提升余杭的服裝產業。
“早在2005年以前,在國家還評定綜合實力百強縣區的時候,余杭就已經躋身中國15強,到2010年全區已經實現生產總值268.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已經突破了1萬美元,這個數據非常重要,對我們做服裝的來說,人均突破1萬美元是一個新的階段。”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屠冬冬語氣激昂。他還強調,隨著歐美經濟狀況的繼續惡化,各類成本的不斷上升,外貿服裝企業面臨的困難會越來越大,再不想方設法找新的出路,生存之路會更加艱難。
“作為余杭的區委區政府,包括余杭的有關部門,我們一直以來對余杭的服裝產業發展寄予厚望,并把服裝和家紡都歸納到傳統優勢產業,很希望服裝企業能夠開拓思路,轉型升級,在國內外市場中找到適合于自己發展的道路。”屠冬冬說。
為此,2010年7月,余杭區服裝行業協會成立。這預示著余杭區服裝產業的轉型之路正式開始了。“我們要加強和行業間的交流,多支持協會、企業的對外活動,不斷學習,從思想認識上進行改變。”余杭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炳鑫堅定地說到。
邁出的重要一步,便是“中國創造––品牌變革之路暨余杭服裝產業升級”高峰論壇的舉辦。論壇地點即選擇在了余杭本地,多位專家分別從品牌定位、渠道、商品企劃詳細講述了品牌的操作流程,這吸引了當地及杭州百家企業的參加。
“余杭在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中,政府工作力度還是非常大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莉說,“深圳女裝、寧波男裝、均安牛仔等都體現了服裝產業集群的特色,余杭作為重要的紡織服裝基地,當地企業也需要打造自己的產業集群的新形象。”
此外,論壇不僅同時邀請了當前的多位主流專家,還特意邀請了實戰品牌企業講述品牌的運作過程。與一些論壇更側重形象推廣相比,這次的活動更像是上課,或說是為求深造開展的一堂研究生課。大家認真地聽,認真地記,時不時還直點頭自語道,“原來是要這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