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紡織將走“精、專、新、特”之路
記者于2011年12月26日從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服裝和家用紡織品產業基地,初步奠定產業用紡織品產業基礎。2015年將實現工業總產值36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10億元。
■“十一五”成就
紡織工業是陜西的傳統支柱產業。“十一五”時期,陜西紡織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35億元,是“十五”時期的3.7倍;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7%,比“十五”時期提高了12.6個百分點;2010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58.79億元,比“十五”末增長119%;服裝、紗和生絲產量分別完成1933萬件、27萬噸和3664噸,分別比“十五”末提高226%、39.6%和106%。2010年實現利潤11.1億元,扭轉了自1992年以來連續18年全行業虧損的局面。現在陜西仍是全國重要的棉紡織產業基地,擁有一批競爭力較強的骨干企業和一支經過長期錘煉的職工隊伍,紗、布產量均居全國第13位,分別居西部地區第3、第2位。
■“十二五”目標
根據《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全國《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按照產業升級與發展速度并重的總體要求,陜西紡織工業“十二五”期間將以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為中心,以優化產業結構和完善產業鏈為方向,以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為主要著力點,以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為重要支撐,以加強企業管理和提高營銷能力為基本手段,以建設產業園區和承接產業轉移為突破口,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政策的引導作用,轉變增長方式,走“精、專、新、特”的發展道路,實現陜西紡織工業振興。
“十二五”時期,陜西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要實現的主要指標:2015年,工業總產值比“十一五”末增長130%,達到365億元,年均增長18%;實現工業增加值110億元,年均增長18%;“十二五”時期,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0億元,比“十一五”時期增加62%;全行業保持贏利,銷售利潤率平均保持在4%以上。
■五大重點工程
“十二五”時期,陜西紡織行業的重點工作是實施“五大重點工程”,完成“五項重點任務”,實現陜西紡織工業重新振興。“五大重點工程”包括項目帶動工程、創新驅動工程、開放承接工程、主體培育工程、品牌建設工程,“五個重點任務”包括完成一批重大項目、扶持一批骨干企業、引進一批知名企業、建設一批工業園區、形成一批名牌產品。
項目帶動工程,是以項目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大向高附加值終端產業的投資力度,平均每年實施15個以上服裝、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重點生產線項目,實現全省紡織工業的轉型升級。以項目帶動產業鏈完善,加大向產業鏈薄弱環節的投資力度,按照專業分工、產業配套的原則,以降低運輸成本,縮短產品開發生產周期為目標,打造以產業鏈為紐帶,上下游企業互動、互補、互利,共同發展的新型產業組織結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