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州欲作“東方米蘭” 變身打造家紡服裝之都
寬闊的園區大道、現代化的廠房林立、一臺臺縫紉機快速運轉、即將建成的西部最大的家紡服裝研發中心……日前,走進四川彭州,看到一座現代化的家紡服裝產業新城正拔地而起。根據規劃,到2015年底,四川彭州將建成中國西部家紡服裝之都,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拉動就業20萬人,兼具產業、城市、生態功能為一體,變身“東方米蘭”時裝之都。
彭州距離成都29公里,成彭高速將兩地之間行程縮短為30分鐘內,與全國著名的紡織服裝名城廣州新塘、東莞虎門、南通通州、泉州石獅、湖州織里及青島即墨,距各自中心城區的距離相似。
地震前,彭州已形成建材、醫藥、化工等優勢產業,但區域獨特性特征不夠顯著。2009年,處于重建中的彭州緊抓產業轉移、產業提升機遇,承接沿海城市服裝產業向內陸轉移和成都市服裝產業的外遷,按照《成都市工業集中發展區“一區一主業”布局優化方案》,該市出臺“一輕一重”戰略,重點扶持服裝家紡、石化兩大重點產業的發展,劍指西南地區最大的家紡、服裝產業集群中心,力爭打造國際化的“中國西部家紡服裝之都”。
“必須錯位發展,與天府新區形成相輔相成的互動關系。”彭州市委書記韓軼說,彭州將以四大功能區建設為抓手,著力成為產業成都的重要支撐。這里說的四大功能區中其中之一就是家紡服裝功能區。
自2009年底,龍洋、盛泰、萬貫三大家紡服裝產業園區與9家服裝企業集中舉行入駐簽約儀式,到去年底與總投資60億元人民幣的冠南集團、疊石橋國際家紡城、龍洋國際服裝產業園三家全國知名企業就“中國西部服裝家紡城家紡服裝及面輔料商貿區”項目協議正式簽約,彭州打造“中國西部家紡服裝之都”已邁出堅實的步伐。
據專業人士分析,成都地區家紡服裝產業基礎雄厚,從業人員20多萬,市場年營銷額上百億元,已形成了集產品研發、設計生產、人才培養、紡織機械市場、面鋪料市場、家紡成品市場和繡花等于一體的配套完善的工業體系。彭州通過家紡服裝產業的集群發展,將形成“東有南通、西有彭州”的分布格局。
彭州工業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毛澤玉告訴記者,園區為入駐企業量身定做了扶持政策和服務平臺,首創了省內“工業廠房按揭平臺”,量身定做符合企業需求的標準廠房,該模式為入園企業提供最低首付3成,5—8年還款時限的按揭貸款擔保;此外,還創新了“園區企業聯保”模式,讓園區內的企業與企業之間互相作擔保,以及與多所服裝紡織專科院校建立用人合作關系。
據了解,該園區目前已簽約入駐200多家企業,除了四川省家紡企業前50強的80%已經簽約入駐;另有來自浙江、江蘇、上海、廣東、福建等地家紡服裝企業;入駐有包括紅富士、藍絲羽、水星、凌奧、尚玉、華龍化纖、鳳凰等全國和四川著名家紡品牌。
專門生產健康家紡的楓葉家紡董事長胡勝楓告訴記者,他來自浙江,這里有標準化廠房、一流的服務,毗鄰西部中心城市,交通便利,具有很強的輻射能力,目前產品已經銷售周邊省市和二級城市。
在采訪中,四川滬水星家紡渠道總監華平川說,除了區域位置,還看好“中國西部家紡之都”未來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彭州市委書記韓軼說,隨著東部產業向西部的轉移,家紡產業在成都的發展非常迅速,聚集效果十分明顯,彭州要抓住這個機會在產業高端上面下工夫,拉長產業鏈,加快家紡服裝在彭州的發展,通過三四年的建設,2015年彭州的家紡產業能夠達到400億元的總銷售額。
按照彭州市提出的“4211”發展戰略,彭州將大力發展家紡、服裝產業,建成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家紡、服裝產業集群中心,打造一個國際化的“中國西部家紡服裝之都”。根據彭州市《關于打造中國西部家紡服裝之都的實施意見》,到2013年底,聚集2000家以上的家紡服裝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拉動就業3萬人;到2015年底,家紡服裝及其配套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0億元,拉動就業20萬人;家紡服裝生產、研發、商貿、物流、高端商務、生活配套與南部新城融合發展,兼具產業、城市、生態功能的產城綜合體初具雛形,打造產城一體化新樣本,開創產業鏈城鄉統籌新模式,基本建成中國西部家紡服裝之都,并誕生出一批中國著名品牌。
“米蘭”作為世界時裝業中心之一,13%的意大利服裝企業集中于此。隨著眾多家紡服裝企業的入駐,以及西部最大的家紡服裝研發中心建成,相信不久,一個與時裝潮流并肩的“東方米蘭”將會在彭州閃亮登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