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浪杯”女裝設計大賽
近日,以“集約·東方”為設計主題,由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深圳大浪服裝產業集聚基地承辦的2012“大浪杯”女裝設計大賽初評工作在北京進行。
中國服裝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吳海燕,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服裝藝術設計系教授謝平,北京ESMOD高級時裝學校副校長謝伊雯等組成的評委團對大賽參賽作品進行了嚴格、認真的評審。最后,“第五元素”、“40年代幻想”等20份參賽作品從近千份參賽稿件中脫穎而出。
自3月25日啟動至5月10日截稿,大賽組委會共收到了國內外專業參賽設計稿件725份,相比去年增加了近百份。連續兩屆作為“大浪杯”女裝設計大賽初評評委的謝伊雯告訴筆者,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參賽者對“東方”主題的認識點更為廣泛,并不只停留于運用京劇臉譜、中式的建筑等俗套的傳統中國元素;面料的選擇與再造也考慮得更加細致和深入;色彩上,拼色與撞色的使用突破了去年大部分作品以黑白灰為主的色彩基調。此外,采用與今年流行趨勢相契合的數碼印花手法也成為本屆參賽選手作品中的一大亮點。
在今年的眾多參賽作品中,筆者發現有很多運用折紙元素的設計作品被頻頻拿下。對此,吳海燕教授給予了解釋——折紙元素是設計師John Galliano(約翰·加利亞諾)在2007年最早使用的,在那時鋪天蓋地地被各界設計師頻繁使用,但如今,國際上的折紙元素已經演變到了另外一個角度,特別是今年在意大利舉辦的米蘭家具展上,設計師已經在每一個“折”的界面中加入雕花等細節元素,從而構建了新的“折”理念,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作品中的“折”理念還只停留在單一的原生態上,毫無創新之舉。
“今年有一份被我們歸類為‘智慧東方’的設計作品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它運用裝飾主義的設計手法,并在設計中融入科技元素,這是我在之前的大賽中沒有看到過的,這種創新特別值得鼓勵。”謝平教授同樣認為,設計師不應該再去“抄”以前的那些元素,應該有自己的審美格調,每一個參賽者在看到大賽的設計主題時,不應該先入為主地把自己框在這個主題之中,而是要獨辟蹊徑地尋找新的理念和設計方向。“配色方面也是現在的學生們比較薄弱的環節。”謝平說,參賽者應該注重自己的系列作品中每件服裝之間的“起承轉合”關系,這并不僅僅是靠配色去完成的相互關聯,而是要用設計理念和設計中所呈現的故事基調進行整個系列的融會貫通,否則會造成觀眾的視覺疲勞。同時,在謝平看來,這些問題也反映出了一些服裝院校的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們缺乏一個正確的設計方法,這就導致了他們只從單套服裝的設計入手,再以衍生和復制的方法去完成整個系列的設計,因此,這樣的作品就會沒有整體的視覺概念和新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