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隆重舉辦
7月6日,走進2012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的會場,就如同走進了一所專業的設計院校,眼前擺放著1104幅畫稿設計作品,其中已經有204幅通過了初評。在場的7名專家級評委謹慎、小心地從1000多幅作品中再一次搜尋著可以復活的作品,生怕漏下、錯過任何一位有才華的設計師。
要創意還是要應用?
經過一整天緊張、激烈的評比、討論后,最佳創意設計應用獎及金銀銅獎入圍作品浮出水面,7名評委都透露出興奮和喜悅的情緒,同時也松了一口氣。喜悅是因為沒有錯過好作品,松了一口氣是因為整個評比過程就像是一場學院派與實戰派的交鋒,學院派要創意,要引領市場;實戰派要實用,要吸引市場,但最終評委們還是取得了一致的意見。
作為中國家紡設計大賽的老評委,中國家紡產品設計中心主任徐行健很有感慨:“一轉眼,家紡設計大賽已走過了10年的歷程。與往屆相比,參賽作品的應用率比以前高了許多,并更強調工藝,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傳承傳統文化的設計作品很少,很多作品過于繁瑣、濃重。設計師不僅要迎合市場,更要引導市場,很多強調個性的作品僅僅做到了抓眼球,并沒有像喬布斯的‘蘋果’那樣創造一種新的體驗。”
在一副龍鳳圖案的設計作品前,學院派與實戰派產生了分歧,學院派認為圖案過于陳舊,創新力度不夠,而實戰派認為圖案飽滿,作品運用中國傳統元素體現了一種大氣美。對此,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染織服裝系副主任龔建培表示:“我們不是在尋找馬上投入使用的作品,而是要找到創意亮點。所謂創意設計不應該僅僅是圖形設計,而應該是針對消費需求、改變生活方式的設計。”他認為:“創意需要耐心和投入。學生設計師的作品在企業看來存在一些欠缺,因為他們不了解市場,更不了解企業的風格,但他們自身的優勢就是沒有局限性,這和企業設計師可以形成互補。此外,創意還需要資金的投入,企業與院校聯合開發項目對挖掘深度創意很有幫助。”
北京服裝學院教師孫愷對此表示贊同:“大賽作品的創新進步不大、原創性也不夠,這是企業和學院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在這一千多幅作品中,大部分作品都重在花色的設計上,而產品造型和面料肌理的處理都十分欠佳。畫稿比賽不是光比圖案,而是比拼產品綜合的視覺效果,很少有設計師反映出面料產生的豐富變化。真正的創新應該分為四個方面:圖案、面料面貌、形態創新、結合家具的設計。”
“這次作品最大的問題就是設計師們對本屆大賽主題‘貴尚’的理解不夠。我認為“貴尚”就是經典的時尚,而大部分作品沒能表現出華貴與經典。此外,設計要有可行性,很多學生的作品很難與市場對接。每年,這些參賽作品在低端企業的應用率占上50%,在中端企業的應用率為10%,而對于高端企業來說則根本沒有可應用性。企業并不是不重視創新,而是根本沒有適合高端市場的創新產品。學生們應該好好研究顏色和中國經典的歷史文化元素,歷史是很好的素材,而顏色是最能抓人眼球、吸引消費的表現手法。”實戰派代表杭州柯力達紡織裝飾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尤恩校這樣說。
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系主任汪芳和福建佳麗斯家紡有限公司產品研發部經理陳娟提出:“此次大賽的作品中,兒童題材的家紡作品雖然切題度不高,但是它們當中仍然不乏一些好作品,建議組委會今后能進一步明確主題范圍。”
浙江省海寧市許村鎮黨委書記朱偉強表示:“現在是家紡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創意是產業提升的基礎,生產工藝是產業進步的保障,缺一不可。此次大賽評委們最一致的感覺就是設計師們對中國傳統文化還不夠了解。”
傳統文化不可忽視
隨后展開的布藝設計大賽相對來說輕松許多,另外7位評委從277件參賽作品中挑選出60%的優秀作品入圍,并從這些入圍的作品中選出了8個單項獎獲獎作品,而這些作品將統一匯總到南通參加決賽。
本次大賽吸引了各國的參賽者與韓國評委的參與,這使布藝設計大賽顯得“國際范”十足。韓國拼布研究所副所長金泓珠和中國拼布色彩與藝術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金媛善都表示:“參賽的布藝作品整體水平都較高,尤其是拼布作品,整個比賽十分國際化。”金媛善繼續說道:“目前,中國的布藝產品整體水平已經超過韓國,中國在面料加工方面很在行,但是在精加工上卻與國際水平有一定差距。在此次參賽作品中,部分作品的設計圖案感覺有模仿的痕跡。我認為,中國傳統的元素不應該只屬于博物館。”
高級家紡設計師章國礽說:“好的設計應該融入很多元素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并在審美過程中感受到其中的節奏。現今,市場中的大部分產品還是以新古典類型的圖案為主。因使用性強,美式風格也一直是流行熱點,而中國元素則無論在市場中,還是在此次比賽中,都被應用得很少,但是我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將受到更多認同。”
“民族文化需要通過品牌作為載體來表現,而民族文化崛起的過程恰恰反映了一個民族經濟發展的過程。只有加強民族文化,才有可能在更多產品中體現出優質的民族元素。”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李加林說道。
同樣是擔任了多屆比賽評委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賈京生表示:“不可否認,由于使用了新設備,我們的工藝制造越來越發達。但是,相比之下,紋樣創新的力度明顯不夠。設計師應該跳出自己的領域,多看家居、室內流行的元素,多了解外界、自然界的萬物變化,以激發靈感。此次的參賽作品活潑少、嚴肅多,隨意少、對稱多,且國外元素攝入過多。設計師對自身的文化知之甚少,缺乏深入研究,照搬文化元素沒有創意可言。”
在這一點上,艾可家紡董事長項舒文以及海寧市許村鎮副鎮長朱燕剛都表示贊同,項舒文說:“現今,市場流行歐美風,若只跟市場走,必然會忽視中國傳統文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