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奧運會服裝 中國制造算幫忙
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美國代表團入場,身穿大楊創世所制禮服
7月27日晚,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戴著藍色貝雷帽、系著紅色領帶、身著藍色上衣和白色褲子的美國奧運代表團緩緩走入“倫敦碗”,開始了美國代表團的又一次奧運之旅。但在7月初,這批服裝因其“中國制造”的身份遭到個別美國國會議員的無端指責,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里德甚至揚言應全部將其焚燒。
“這次的奧運訂單規模很小,從生產效率上講,可以說不賺錢,很大程度上是幫忙。”大連大楊創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楊創世)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胡冬梅近日告訴記者,作為這批服裝的生產企業,“我們真是躺著也中槍,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1“幫忙”的奧運訂單
7月27日,在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楊創世總部。據胡冬梅介紹,大楊創世之所以獲得美國奧運代表隊的隊服訂單,主要是其在美國多年的合作伙伴拉夫勞倫是美國奧運代表隊的贊助商,2008年雙方第一次為美國奧運代表隊定制服裝后,本屆奧運會美國代表隊的服裝訂單就自然而然地交給了大楊創世。
這樣一個規模不大且出于幫忙的訂單,大楊創世做得并不容易———作為美國奧運代表隊的長期贊助者之一,第三次與美國國家隊合作的拉夫勞倫在2011年11月和大楊創世簽訂了2000多套美國代表隊入場禮服的訂單。
2012年1月,拉夫勞倫在美國奧運代表隊參賽隊員名單基本確定后,將參賽的運動員尺碼發給大楊創世。對這次美國奧運代表隊的禮服,拉夫勞倫方面只提供制作的主要面料和一張設計圖樣,大楊創世還需要進行具體的制版和裁剪加工,及部分輔料。
胡冬梅介紹,運動員的身材比一般人要特殊很多,每套服裝都需要定制,這一筆奧運訂單的2000多套禮服,需要制2000多個版。先期衣服做好了之后,還要快遞送到美國,進行試穿,聽取設計師的修改意見。
經過兩個多月制版工作,2012年3月初,禮服進入最后的縫制工作,一個月后,2000多套禮服的訂單終于在3月底4月初交貨。
2一件一件手工裁剪
胡冬梅感慨:“由于奧運會參賽運動員的選拔過程在不斷地進行,所以給大楊創世留下的時間特別短。”
但讓大楊創世更糾結的應該是這筆奧運訂單的生產效率。
據了解,一套西服的制作需要近200道工序,其中僅上衣就需要150多道。
胡冬梅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以大楊創世的一條普通生產線為例,批量生產的情況下,一條200人的生產線一天可以生產近1000件西服;可如果走類似奧運訂單這種單裁定制的話,同樣的流水線,一天只能生產200件到300件西服。
此外,正常大批量標準化的訂單在大楊創世一般使用機器來完成裁剪工作,一般薄的面料,機器可以一次性裁剪50層~60層,但是單裁定制的訂單基本都是手工一件一件地去裁剪。
{page_break}
3單薄的奧運效應?
事實上,2012年已是大楊創世第二次為美國隊制作奧運禮服了。4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上,拉夫勞倫方面首次拿到美國代表團奧運會服裝訂單,作為合作伙伴,大楊創世當時為美國隊加工了1500多套禮服。
“2008年第一次合作后,拉夫勞倫非常滿意,所以這次拿下奧運訂單也基本上沒有什么懸念。”胡冬梅表示,本屆奧運會之前,拉夫勞倫要為美國奧運代表隊定制服裝,都覺得將訂單交給大楊創世是自然而然的事。
可惜,下一屆的奧運會,胡冬梅和大楊創世似乎就沒有那么信心滿滿了。
美國倫敦奧運會代表團官方制服因其“中國制造”而意外引發了一場風波,拉夫勞倫也遭到了美國一些人的無端指責。日前,拉夫勞倫發表聲明,2014年冬季奧運會的美國隊服將在美國國內制造。
“我們真是躺著也中槍,這一事件我們也承受了很大壓力。”胡冬梅這樣感嘆。
對于這次合作,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認為,這次大楊創世和拉夫勞倫方面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公司的整體實力。所接的訂單,不僅可以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還可以為企業的國際化品牌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過,胡冬梅卻強調:“我們一年出售400萬套到500萬套西裝,這樣一筆2000多套的訂單影響收益實在微乎其微。目前該公司在美國合作的品牌超過20個,不會通過這份奧運訂單多拿幾個單子或者影響在美國市場的發展。”
4浪費了營銷機會?
大楊創世的公關部部長智勇表示,單裁加工是服裝加工領域比較高端的方式,也是企業目前轉型的方向之一。
按照智勇的說法,這次奧運訂單對大楊創世來說,的確是個不錯的營銷機會,更關鍵是,這個企業也并不缺少成功營銷的經驗。
股神巴菲特的“代言”讓大楊集團的上市公司———大楊創世在2009年嘗到了紅得發紫的滋味。2007年巴菲特來大連,大楊創世全球營銷總監戴維·瑪格麗特通過朋友的牽線搭橋找到巴菲特,建議他試試創世的定制西服。“巴菲特穿上了大楊創世的西服,在他78歲的時候終于有人說他帥了。”2009年9月,巴菲特向大楊創世致謝的視頻傳播之后,大楊創世股價幾次走高。借巴菲特的東風,2010年,大楊創世的單裁定制業務也成功進駐美國市場。
可惜,這一次,大楊創世在對奧運概念的宣傳上似乎多少有點被動。服裝業內人士指出,大楊創世應該借助這個訂單宣傳其產品的質量和工藝,對其自主品牌在國內國外的銷售都有裨益,但目前看來,該企業還是太低調,浪費了奧運的營銷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