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服裝的安全漏洞
8月1日起,新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18401-2010)就已經正式實施了,可就在此之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對外公布,在最近一次對市售嬰幼兒針織內衣的質量檢測中發現有六成產品未能達標。
■幼兒針織內衣六成不合格
據了解,此次抽樣的39件0~3歲嬰幼兒內衣,都是消協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從北京、天津等11家大中型商場、超市、專賣店購買的,價格從每件29.9元到1470元不等。
實驗發現,有24個樣本存在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其中,有15個樣本的水洗尺寸變化程度比較大,影響再次穿著;而原產地土耳其和馬其頓的產品則都存在色牢度中耐汗漬、耐水、耐唾液、耐摩擦,以及實際纖維含量與標牌注釋不符5個方面不符合標準;另有產品的pH值實測值超標,顯弱堿性等等。不過,其在甲醛含量、異味、耐洗、色牢度等方面都是符合要求的。
嬰幼兒的皮膚本來就稚嫩、敏感,而且沒有形成自我保護,嬰幼兒服裝甚至被稱為是嬰幼兒的“第二道皮膚”,如果質量不達標,會嚴重影響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因此,涉及嬰幼兒的紡織產品也格外受到大眾的關注。
新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實施后,對消費者影響最大的也是在嬰幼兒服裝方面,相較于舊標準,其對嬰幼兒紡織產品的要求提高了不少。
■pH值、耐唾液色牢度是威脅
新標準所規定的紡織產品分為嬰幼兒紡織產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和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嬰幼兒紡織產品被列為A類,自然也是標準要求最為嚴格的一類。
按照舊標準,只有年齡小于24個月的嬰幼兒紡織產品是被歸為A類的,而新標準實施后,年齡在36個月和身高在100cm及以下的嬰幼兒穿著或使用的紡織產品都屬于A類。
“A類的年齡限制放寬了,也就意味著有一大批原本只需滿足B類要求的嬰幼兒產品在新標準實施后必須滿足A類要求。”北京市紡織產品及染料助劑質檢站主任胡建國解釋。
他告訴記者,就目前嬰幼兒紡織產品的日常檢測結果來看,主要問題出現在pH值和耐唾液色牢度上。
新標準規定,嬰幼兒紡織產品pH值在4.0~7.5之間,呈弱酸性,就可以保護寶寶免遭病菌感染。如果pH值超出這個范圍,就會刺激皮膚,甚至引發皮膚感染。
胡建國說,目前檢出pH值不合格的產品主要是因為水洗工序不充分。由于該工序需要大量消耗水,有的工廠為了控制成本,用水不足,自然也就超標了。
而所謂的色牢度主要是看染料對各種外界作用力的抵抗。紡織染料多是化學物質,如果它們經水濕、水洗、光照、摩擦、汗漬和唾液浸潤后脫落,轉移到皮膚上就會傷害人體。
嬰幼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常常喜歡把衣服咬在嘴里。如果織物的耐唾液色牢度沒有達標,就會導致孩子直接吞噬染色殘留物而受到傷害。
■一看二聞三水洗
不過,對于消費者而言,服裝的內在質量很難在購買的時候通過肉眼來辨別。如何挑選寶寶的服裝才是安全的?
首先,父母們在給3歲以內的寶寶買衣服時,必須留意服裝上的標簽,標簽上必須注明“嬰幼兒用品、A類、GB18401-2010”字樣,沒有該類標簽的干脆不要購買。
不過,北京服裝學院輕化工程教研室主任王建明教授也坦言,即使有了這個標簽,也不代表百分百安全。“畢竟質檢只是抽檢,有時候,廠家的送檢產品和上市產品的質量是有差別的。”
這時候,就要求父母們,盡量選擇純棉或者彩棉面料的衣服,天然原料對皮膚的刺激小,又親膚。此外,淺色的、印花圖案少的產品使用的染料也少,胡建國表示,從安全性能色牢度來講,淺顏色相對深顏色的產品更容易合格。
如果在挑選衣服時,能聞到一些刺鼻的怪味,比如煤油味兒、魚腥味兒、甜甜的芳香烴味兒、霉味兒也是放棄購買比較合適,王建明說,目前衣服中的氣味很多是從包裝袋里吸入的。
最后,即使挑選到合格的產品,到家后也需要用洗衣劑仔細清洗一遍,并在太陽下曬干。因為,如果其pH值超標,多次洗滌是可以還原到中性的。當然,如果色牢度有問題,應使勁搓洗,盡量讓該脫落的染料脫落完。
考慮到年輕人大多對網購比較青睞,胡建國提醒,對于嬰幼兒的服裝還是盡量選擇在商場購買。“許多網購產品并沒有吊牌,是否通過質檢都不得而知,盡管不能以此斷言其質量一定有問題,但至少風險更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