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桑養蠶商機巨大 云南紡織企業抱團“掘金”
近日,云南省紡織協會成立,云南昌興被服有限公司董事長傅昌興當選為協會會長。云南省推動橋頭堡建設給紡織行業帶來了巨大商機,這是一個規模數百億元的大市場,云南企業將抱團“掘金”。
云南昌興被服有限公司董事長傅昌興在昆明從事紡織行業已有二十年。近幾年傅昌興發現云南紡織業產品在全國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他分析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市場太散亂,大大小小的企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第二是沒有形成產業鏈,原料、生產、銷售等環節脫節了;第三是紡織行業在原料采集、生產、質量等方面沒有一個標準化的參照,導致產品質量與價格難以判斷。針對這些問題,傅昌興覺得成立云南紡織協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把所有企業整合在一起,云南紡織企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春天。
傅昌興說,近些年來,云南的紡織行業取得了一系列發展,紡織行業已成為省內輕工業增長的重要一極,而在這中間,民營企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云南省紡織協會的成立,對于我省紡織行業和民營企業發展來說,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也提供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云南被譽為栽桑養蠶的“天堂”,云南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充分利用蠶桑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把握東桑西移的戰略機遇,加快云南省蠶桑產業發展,實現從蠶桑資源大省向繭絲綢大省、強省跨越”的發展目標。在云南省“兩強一堡”建設中,綠色經濟強省作為重要的戰略列入發展規劃,蠶桑產業作為重要的產業受到重視。云南省每年省級財政下達5000萬元對蠶桑產業進行扶持,而各級政府對該產業的扶持資金也逐步加大,這對于云南的紡織產業來說,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隨著園區經濟、縣域經濟、民營經濟“三大戰役”的推進實施,當前我省已經吹響了全面加快民營經濟大發展的號角。特別是今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大會,首次把民營經濟提到了“富民興滇的基石”這一高度。不僅出臺了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33條政策措施,42個省級部門和中央駐滇單位也同步制定了29個實施意見,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可謂是前所未有,為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云南省還向社會公開發布了300個鼓勵民間投資項目,總投資達6093億元,切實打破了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為我省民營企業發展搭建了更加寬廣的舞臺。
云南省紡織協會將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團結帶領省內各紡織企業,在技術和市場端取得新的突破,樹立好云南紡織產品品牌。目前,云南省紡織協會已有130多家會員單位,其中包括了原料種植、生產、銷售等企業,建立完整的紡織產業鏈,讓相關行業資源互補、相互支持、共同發展。下一步,協會還將考慮編寫紡織行業標準,扶持小企業發展,讓市場有規可循,共同打擊“黑心棉”流入市場,建立規范的價格體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