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毒校服泛濫成災 不合格校服洗過后發貨
記者趕到了身陷“毒校服”風波的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該廠目前已經停工。
供應浦東多家學校的上海歐霞服裝廠生產的一款校服被檢出染料含致癌物芳香胺,對人有致癌性。就在新學期即將開學之際,一條這樣的消息讓不少家長的心頭蒙上了陰霾。
一家連續三年抽檢不合格的廠家,為何仍能繼續生產并最終產出“毒校服”?到底有多少“毒校服”流向市場?記者今日(17日)第一時間趕赴歐霞服裝廠后發現,該廠目前已經停工,而廠家負責人自稱只生產了50件含有致癌物質的校服且“只用作樣品”;但記者也注意到,來自質監部門的信息顯示,該服裝廠從2011年至今已經連續四次抽檢不合格
事件回放:“毒校服”生產廠家三年四次被抽檢不合格
新學期開學在即,市質監局近日對本市生產、銷售的學生服質量進行了抽查,抽檢結果顯示,22批次產品中,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歐霞時裝公司生產的一款冬季校服被檢出致癌物質芳香胺,已被立案查處,這是上海最近兩年來首次對校服立案。
記者看到,抽查發現,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2012年7月生產的OUXIA搖粒絨冬裝(規格型號:M 160/84A,款號OX2012005)含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質監部門表示,這是由于產品面料在染整過程中使用了含有該物質的染料造成的,這類染料含有偶氮基團,對人有可致癌性,且對人體的傷害不可逆。
記者注意到,質監部門提供的信息顯示,歐霞校服實際上已經連續3年位于不合格名單中:其中2011年5月其生產的一款學生夏裝被檢出pH值不合格;2012年第二季度抽檢顯示,其2月份生產的學生服春秋及夏裝均被檢出使用說明不合格;2012年第四季度則被檢出其生產的搖粒絨冬裝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屬于“嚴重質量問題”。
記者同時注意到,這款被檢出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搖粒絨冬裝規格型號為“M160/84A”,而生產日期批號則標注為2012年7月,距離上一次抽檢不合格的產品生產時間僅僅相隔5個月。而據此前媒體報道稱,生產“毒校服”的歐霞服裝廠供應對象包括浦東地區的三四十所中小學。
現場探訪:“毒校服”生產廠家已停工自稱僅生產50件樣品
上午11時,在浦東新區川沙鎮,記者找到了這家身陷“毒校服”風波的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此時這家廠房里排滿了縫紉機、堆著布料,可以容納至少20人同時作業的服裝廠已經門窗緊閉;而自稱該公司負責人的一名王姓中年女子則稱,“毒校服”只生產了50件,全部是作為樣品并未流入市場,且目前均已被相關部門查沒;該負責人續稱,歐霞供貨的范圍并沒有“三四十家”學校,但對具體供貨學校卻三緘其口。
在該負責人出示的一份由市質監局纖維檢驗所出具的檢驗報告上記者看到,被檢出有可致癌物的為一根寬1厘米的黑色布條。該負責人稱,布條是從浙江紹興進貨,是縫在校服袖子上起美觀作用的,而且這種布條是第一次加在衣服上,之前從未使用過。她亦坦言,按照通常流程,對原料供貨商提供的布料廠家需要進行檢查,但由于該布條面積太小,此次并沒有進行事前檢查就投用。她亦一再強調,該布條目前僅用在50件校服上,且是作為樣品的,并未流入市場。
對于有媒體指稱的歐霞“供貨浦東三四十家學校”,該負責人稱按照歐霞目前的生產規模,沒有能力為三四十所學校供貨,且供貨學校都是其利用自己的人脈打拼而來。然而當記者追問其具體供貨學校數字時,該負責人卻多次改口,隨后則三緘其口。
如此整改:不合格的衣服洗洗就能發貨嗎?
然而令人吃驚的是,當被問到三次抽檢不合格是否有整改時,該負責人表示,被抽檢發現pH值不合格后。pH值是物質酸堿程度的量化表示,服裝也有其pH值,據悉服裝面料的酸堿度應在pH4.0-7.5之間,如果pH值不合格(一般是偏堿性),人穿著時就會感到不舒服,還會削弱皮膚對人體的保護作用,對人身健康造成傷害。
然而,該負責人稱,當發生pH值不合格情況后,他們將這批校服洗過后重新發貨。
而據其所稱,質監部門會要求廠家對不合格產品進行整改,抽檢不合格結果也會通報屬地教育部門,并由教育部門跟學校溝通。但是否繼續與廠方合作,還是由學校來決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