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區棉花產業發展現狀解析
隨著棉花檢驗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全區的大多數棉花收加企業都是承包經營,個體承包使各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參差不齊、誠信度、信譽度也存在很大差別,對棉花的整體質量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對不重視棉花質量、不誠信、信譽度差的企業一定要加強監管。棉花收加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
1.收購時多數承包商都不聘檢驗技術人員,而是自己看棉花定價交易。原因是:近幾年喀什的棉花收加企業,大多數都被私人承包,并且好多廠子還是一個廠由幾個承包商分別承包,各收各的籽棉,各交各的管理費。廠子技術人員少,聘用成本高,所以造成收棉花的沒
技術,有技術的沒人要,好多關鍵崗位技術人員大量流失。收購時沒有執行“一試五定”,也沒采取“四分”,因而混等混收問題較為嚴重。在棉花資源緊張的情況下,企業無序競爭,造成棉花整體質量普遍下降。
2.加工時,由于每個廠只有一套加工設備,承包商為了資金能快速回籠,達到快收購、快加工、快銷售的目的,加工上做不到因花配車,開飛車加工的現象很普遍,影響了棉花質量,同時也造成資源浪費。
3.從企業送檢的加工數據看,有些企業的在線回潮率存在問題。回潮率是棉花交易時貿易結算的重要指標之一,不準確的回潮率會給國家或用棉企業造成重量上的損失。從去年9 月到12 月,回潮率一直在一個很小的固定范圍變化。特別像喀什晝夜溫差大,一天中最冷和最熱時回潮率變化應該非常大。加之棉花是從千家萬戶收上來的,回潮率不可能一樣。而加工時又沒有采用烘干和加濕設備,不可能一個樣批的回潮率固定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尤其到12月份,還經常看到3.8左右的回潮率。
4.從個別廠送檢樣批包數上看,條形碼系統也存在問題。比如有的樣批送檢包數遠遠大于日生產能力。從棉花公證檢驗設置原理上說,條碼機和回潮率在線應該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但從實際工作看,個別企業生產的樣批包數遠遠超出了最大日產出量。這說明條碼機也可以生成虛假條碼。無論假樣品還是假條碼,都說明經營者是故意行為,要嚴加監管。
監管思路
1.對于棉花加工企業,要采取教育、服務和監督管理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教育引導企業誠信經營;根據企業所需免費為企業培訓各類關鍵崗位技術人員,最好讓承包商也能參加培訓持證上崗,保證讓每個廠都有各類真正掌握技術的員工。纖檢機構在監督檢查時,要認真核查各關鍵崗位技術人員是否按《棉花監督檢驗條例》要求配備,避免流于形式。
2.在加工前,要重點監督企業對進庫籽棉進行挑選,按“四分”堆放,避免混等加工。加工時,要按加工質量要求做到因花配車,按臺時產量生產,不得開飛車加工。
3.對于在線測水裝置,要注意加工周期使用頻次不能太高,特別是在強烈撞擊下工作。當然,這個校準不是每個企業都可以做的,要由專業監管機構根據實際需求,一月一次或兩次進行校準,之后將儀器進行鉛封,不容許撤封亂動。還須要求各廠安排專業人員每天兩次將在線回潮和電測器測試數據做對比,看兩者之間回潮率是否在允差范圍,并做好記錄。每次監督檢查時,要查看廠里的測試結果記錄,做現場監督檢測,看回潮率是否準確。
4.對于條形碼問題,實驗室要根據各廠機臺數測算每天的最大產出量,并備案。如果發現樣批產出量大于最大產出量時,要及時通知監督檢查組去檢查該樣批。檢查
時要看整批棉花是否有兩頭取樣,然后再抽取大樣,調出留樣進行對比。對有問題的廠子,要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對一廠多線的企業每次去監督檢查時,都要檢查庫存皮棉有沒有取過樣的兩面切痕,避免沒公檢的棉包混入公檢交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