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服裝品牌:抄版到被抄版的過程
抄版,或者美其名曰“模仿”,在服裝業界司空見慣,讓人愛并痛恨著。
一些現在全國知名的溫州服裝品牌,也經歷過從抄版到被抄版的過程。這是一條服裝品牌的成長之路,抄版,抄出藝術,也能抄出成功。
如我們日常所見,某服裝大牌新款剛上市不久,小巷子里的服裝店便開賣類似款。其實,這是最簡單的抄款式,毫無技術含量,也是最低級的模仿,它令同行痛恨并不齒。穿著某品牌服裝,過兩天便不斷在小攤上撞衫,不但讓品牌商頭痛,也讓品牌消費者尷尬。而低劣的質量,更有可能損害品牌形象。
記得一次服裝展會上,記者曾在浙江卡奈利服飾有限公司展位邊上,目睹抄款的同行,拍照甚至偷盜小配件回去模仿。而最先發現并制止這一行為的,是該公司董事長蔡暉。對于服裝老板而言,發現抄款的同行,與發現潛在客戶一樣,他們似乎都有本能的一雙火眼金睛。這種赤裸裸的、低級的抄款行為,最令他們深惡痛絕。
實際上,簡單的“抄”,是學不到真本領的。
多年前,樂清一家男裝企業老板對記者吐槽,為了仿東蒙的版型,曾高薪挖了東蒙的一位版型師,花一年時間,投入上百萬元。只做一件事,把東蒙的衣服拆了裝,裝了再拆。但是仍然做不出與之一模一樣的服裝。最后,這個老板總結,這種刻進整個公司生產線、流程中的東西,不是一個人、一件衣服可以抄得到的。
溫州許多男裝品牌是最早引進國際一流設備,培養、聘請資深版型師的。他們不但“抄”,還要抄出味道,形成各自的風格:讓國際大牌設計師、大牌面料供應商、大牌制造設備為自己服務,同時推廣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渠道,做到讓人抄不了。
猶記得當年,他們都曾被米蘭、巴黎時裝周拒之門外,為了一張入場券幾經周折。龍灣一家男裝企業老總笑言,當年為了能夠在時裝周上拍照,特意常年為某航空雜志供稿,只是為了得到一本正式記者證,方便在國際秀場拍照。而今,這已成為一場江湖笑談。
有技術,有市場之后,溫州品牌獲得的待遇也不同。
不久前,東蒙集團董事長池慧杰接受某國際大牌邀請,到其意大利總部參加新品發布會。因為,他現在不僅是國內外一些大品牌的金牌供應商,更成為一批國際品牌的代理經銷商,與國際大牌合作,成為受歡迎的貴賓。而今,報喜鳥等溫州一批服裝企業老板,與池慧杰一樣,以各自的優勢,成為一些國際大牌秀場的座上賓。
現在,溫州男裝早已成為常熟等地同行模仿的對象。許多男裝企業早已開始修煉“反被抄”本領。蔡暉是從面料商轉行做服裝的,他每年都會開發一批面料專供自己的產品。喬頓、假日休閑等企業亦開始加大自主產品的面、輔料研發。從面、輔料源頭開始研發,加上世界一流的設備、工藝,以及品牌文化建設,讓抄版者無能為力。
對于成功的服裝企業而言,抄與被抄,都很講究藝術。意大利Armani Exchange設計總監Lucio來溫分享其經驗時表示,款式設計只是服裝的一小部分,面輔料、工藝、品牌、市場推廣,一個成功品牌的后面,每一個環節都被投入巨大的熱情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簡單的模仿難得其精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