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紡織服裝業:政府添“柴”產業旺
紡織服裝產業是即墨的傳統產業、支柱產業,同樣也是產業鏈條最為完整的一項產業,經過多年來的不斷完善和升級,即墨已經與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同為服裝制造基地,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最集中的服裝制造基地和品牌聚集地。近年來,即墨市政府部門和紡織服裝企業并不滿足于僅僅做制造業的老大,而是謀劃著將這一產業升級,通過持續創新,不斷豐富品牌內涵,來實現即墨紡織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
企業打造“秘密武器”
當今,服裝服飾產業所要跨越的不只是品牌、不只是創造,更是價值的發現與重塑。這取決于能否在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的不斷提升。因此,不斷豐富產業的“內涵”才是競爭中的秘密武器。
即發集團作為即墨市紡織產業的龍頭,自2002年為即墨奪得第一件“中國馳名商標”開始,不僅引領了即墨紡織企業開發新材料針織服裝的潮流,也引領了品牌戰略向整個針織服裝服飾產業延伸。近幾年,企業依托綜合研發優勢,在新材料、新技術開發上突破,中高檔產品已占到出口產品的90%以上,自主研發的多種紡織助劑類產品不但填補了國內空白,并打破了國外產品在國內的壟斷局面,成功躋身該行業國際供應商行列。
內涵總是在不斷創新中豐富。紅領制衣近幾年開始延伸領域,打造一件“秘密武器”:個性化西裝量身定制。傳統手工量體裁衣、打版、成衣,一個老裁縫一天只能打兩個版,導致這個產業很難規模化。但紅領研發的服裝MTM電子商務平臺突破了這個“瓶頸”,依托這一涵蓋量身定制、數據采集等11個網絡化系統的平臺,量身定制服裝僅一個小姑娘就可以完成,將采集的數據輸入平臺,幾分鐘就可以出來,迅速進入工序,產品品質高、成本低,前來簽約的客戶絡繹不絕。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紅領開發了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建立了覆蓋人體99%的正裝板型數據庫,涵蓋西服、西褲、襯衣、馬夾、大衣5個大類,超過了3000億個版型。
青島雪達集團還堅持“貼牌”,但與一般貼牌企業不同的是,雪達擁有一個強大的“內核”:自主研發能力。該企業建立了強大的研發團隊,與日本顧問團、國內大專院校開展緊密合作,每年推出國際最前沿的內衣新面料。憑借這種獨特的貼牌方式,雪達不僅享有更高的盈利空間,而且得以同全球頂級企業“聯姻”,并借助這些企業取得占據國際市場的能力。
另外、紅妮、紅紡等一批服裝企業均在打造各自的“秘密武器”,也都實現了更好地發展。豐富的“內涵”引領即墨紡織邁向高端,完成了從傳統的低端制造向研發、品牌等高端轉變。
政府添“柴”產業旺
即墨紡織服裝產業這些年不斷向“微笑曲線”兩端邁進,還得益于政府部門的持續加“柴”。
即墨一直把紡織服飾產業當作一項富民產業,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支持,并把其當作該市“打造千億產業”的首選產業。
為引導支持紡織企業走創新發展、內涵增長之路,即墨市多年來一直把實施核心創新驅動戰略作為主要著力點,并在2012年相繼出臺了“3×3工業振興計劃”,并配套出臺了《實施“個十百千工程”加快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把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品牌建設作為突破口,真正引導紡織服裝產業將品牌戰略推向縱深。不僅如此,即墨市還成立了品牌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和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出臺《關于加快品牌經濟發展的意見》、《品牌培育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確立長期品牌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實行“政府支持、部門推動、企業主動”的三級聯動機制,確立“培育促進、分類指導、梯次發展”的品牌培育計劃。
對于具有發展潛力的產品和企業,尤其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企業,即墨從政府層面進行重點扶持和保護,在項目審批、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在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務。今年,即墨市還計劃成立品牌孵化器,進一步助推紡織企業走品牌線路。
即墨市還從完善基礎體系建設入手,幫助企業加強標準體系建設、計量檢測體系建設、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積極引導具備一定規模和素質的企業推行質量、環保體系認證。
企業自主創新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促進了即墨針織服裝服飾企業群體向創新型、品牌化快速發展。據統計,目前即墨市針織服裝服飾企業擁有各級企業技術中心19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青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即墨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去年即墨市被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授予青島市唯一的“中國針織行業超百億重點集群”。
拓展渠道領跑市場
擁有雄厚服裝制造實力的即墨紡織服裝業,志在匯聚產業鏈核心資源,打造新型服裝制造產業鏈。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即墨紡織服飾產業不僅要依賴品牌,根本支撐還在于市場開拓。
為了讓紡織服裝企業獲得開拓市場的持續動力,即墨通過多種渠道為企業開拓市場創造條件,如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境內外展會、進行國際認證等方式支持外貿企業鞏固提升傳統市場,積極拓展新興市場。據了解,即墨市連續三年對參加廣交會的企業攤位進行全額補貼,促使企業簽約成交額實現了大幅增長。“即墨針織服裝服飾產業經歷了復雜、嚴峻的環境考驗,市場開拓、科技創新、品牌建設能力大幅度提高,如今已經躋身‘全國過百億產業集群’。我們承辦國際時裝季的主要目的就是緊緊掌握住服裝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的重要環節,吸引來自世界的頂尖人才、先進技術、設計能量,幫助相關企業贏得市場,為持續領跑全國打下基礎。”即墨市工信局負責人介紹。
為拉長這種優勢,近幾年即墨市積極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商務部外貿司、商務部駐青特辦以及省市商務、海關等部門實地指導外貿發展和轉型升級,促使即墨外貿出口“強壯有力”。此外,即墨市還對紡織服裝等主要出口商品實施動態管理,建立外貿企業直報體系,密切關注外貿走向,有效保證了外貿出口。
“國家級出口紡織服裝質量安全示范區”稱號今年7月花落即墨,這是繼“中國針織名城”、“全國紡織模范產業集群”等稱號后,即墨再獲的紡織類“殊榮”。這一項項榮譽稱號,它不僅標志著即墨紡織服裝產業提升產業鏈整體創新的能力,更體現了市場競爭中“領跑”的信心和底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