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推動繭絲綢行業的發展 千年蜀錦再放光華
2013年全省蠶繭產量7.6萬噸,同比增長1.9%;蠶絲產量2.92萬噸,同比增長5.99%;蠶桑綜合產值54億元,同比增長8%;絲綢服裝出口5229萬美元,同比增長45.13%。全年實現絲綢工業總產值236億元,同比增長2.34%。
調布局產業集聚進程加快
繭絲綢業是四川的傳統產業,2013年以來,四川加快繭絲綢產業布局優化調整和產業園區建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蠶業生產繼向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優勢產業帶聚集之后,四川省已建成30個萬畝蠶桑核心示范區,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的現代蠶桑發展格局展現雛形。
與此同時,繭絲綢主產區紛紛規劃建設產業園區,一大批企業進入園區發展,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集群企業發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產業集群效應顯現。例如,南充都京絲紡工業園規劃面積1.39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具有年產各類絲綢服裝面料1000萬米、桑蠶絲800噸的生產能力。園區在2~3年內全面建成后,可實現銷售1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萬個。寧南的國際桑繭絲綢產業園區32組自動繅技改擴能項目已經建成投產,蠶蛹深加工項目進入試生產、桑枝綜合開發等項目正有序推進,預計3年后將實現桑繭絲綢產值157億元,2020年實現產值396億元。除這兩大絲綢產業集聚地外,武勝安泰絲綢工業園和高縣絲綢產業園也正在加緊建設。
強支撐科技創新成主推力
四川省繭絲綢行業以“創新推發展提水平”為核心,大力推進企業自主創新,成功開發以桑皮纖維為代表的新型紡織材料并形成產業化生產。桑蠶繭質量智能測試技術、自動化煮繭技術及設備研究等一批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并已走出四川,在重慶、江蘇、云南等地得到推廣應用,為企業帶來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為促進當地繭絲綢產業升級,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由四川省絲綢科學研究院牽頭,通過對全省繭絲綢行業的科技、人才及資金等資源的整合,四川省繭絲綢行業組建了“四川省繭絲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構建起了涵蓋桑、蠶、種、繭、絲、綢、服裝、家紡、副產物綜合利用等整個產業鏈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承擔完成國家星火計劃“蠶桑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集成示范”、四川省科技創新產業鏈重大專項“蠶桑現代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及集成示范”等大型科研項目,突破了產業發展共性、關鍵技術瓶頸,科技帶動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逐步形成。同時,依托行業科研院所的技術、人才和信息優勢,四川省繭絲綢行業建成了四川省“繭絲綢行業公共服務平臺”、“繭絲綢產業科技成果示范推廣平臺”,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公共服務體系。
創品牌聲譽日隆形象提升
借鑒東部沿海地區優秀絲綢企業品牌建設的經驗,四川繭絲綢行業以四川特色和傳統絲綢文化為核心,將品牌打造、知名度提升、文化內涵發掘等作為建立品牌美譽度、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拓寬市場的重頭戲。“中國綢都”南充、“中國繭絲之都”涼山兩大區域品牌基本形成。全省繭絲綢行業已取得四川省著名商標8個,四川省名牌產品10個。同時,南充六合絲綢集團、四川依格爾紡織品公司獲得中國高檔絲綢標志授牌;“蜀錦”和“南充絲綢”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涼山蠶繭”獲批農業部地理標志登記產品。
在素有“錦城”之稱的成都,以南方絲綢之路起點為中心的錦門絲綢文化特色小鎮已基本建成。在“千年綢都”南充,以六合古院為中心的絲綢文化產業園正在建設之中。蜀錦、蜀繡產品的知名度和消費者喜愛度顯著提高。成都蜀繡產業年產值由2008年的2000余萬元增長到現在的9000多萬元,蜀繡繡娘也由兩三千人發展到幾萬人。蜀繡“梅花雙熊”被作為國禮,在習近平總書記出訪坦桑尼亞時,由其夫人彭麗媛贈送給該國婦女與發展基金會。郫縣安靖國際刺繡節已成功舉辦三屆,其國際影響力正在逐步提升。
拓市場營銷模式開辟新路
四川省繭絲綢行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大膽探索和建立新型營銷模式。朗瑞絲綢集團公司創新公共營銷模式,依托錦門古鎮、南絲綢之路起點、絲綢博物館,形成了絲綢產業品牌一條街,展示推廣絲綢精品;南充六合集團制定鼓勵職工個人投資、企業托管經營、保證投資者收益的營銷模式,目前職工已開辦六合專賣店15家,占企業營銷網絡店面總數的43%。
至去年年底,僅南充市已有20多家絲綢企業建立了網站,通過電子商務年交易10億元以上。在2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絲綢專賣店150多個,有的還在美國、歐洲、東南亞、印度等地設立了營銷辦事處。資中縣宏和絲綢公司投資建設電子商務平臺配套項目,預計建成后,企業將有80%以上的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很多絲綢企業通過積極探索新型營銷模式,鞏固和拓展了營銷市場。
延鏈條產業向多元化發展
四川省繭絲綢行業充分利用國家鼓勵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有關政策,加快了繭絲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技術的研究與推廣,開發桑、蠶、繭、絲資源新用途,將傳統繭絲綢產業鏈向文化旅游、食品工業、醫療保健、新型化工、建筑材料、環境保護等領域延伸,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現代繭絲綢產業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一大批創新產品面世,織錦唐卡、蜀繡照片等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開始進入市場,成為繭絲綢產業新的效益增長點。
在2014年,四川繭絲綢行業將抓住機遇,以強化蠶桑產業為基礎,以產業化發展為方向,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產業技術進步為手段,夯實產業基礎,推進產業升級,促進品牌建設,健全市場體系,挖掘文化內涵,著力推動繭絲綢行業向集約化、市場化、現代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走出一條資源消耗低、帶動力度強、經濟效益好、生態環境優的繭絲綢產業新型發展道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