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麗震澤大力打造蠶絲古鎮
繼去年底通過國家4A級旅游景區驗收后,今年3月,古鎮震澤又傳來喜訊——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喜事連連,標志著震澤以“雙創”為抓手的美麗城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圍繞“蠶絲古鎮”發展定位,今年,該鎮將繼續依托獨特古鎮、優美生態和特色產業,進一步挖掘三方潛力,三位一體融合發展,讓“兩湖夾一古鎮”的江南美麗城鎮建設初具雛形。
投入3億元 古鎮展蝶變
震澤古鎮,繁忙的頔塘橋南堍,一座嶄新的景觀牌樓昂首矗立。牌樓背后,一條寬敞的石板路向內延伸,與兩旁精致的小景、錯落的商家一起,將游客慢慢引入古鎮核心區的懷抱。
去年3月,震澤啟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與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讓這座江南古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精致典雅的面貌正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
“景觀重塑、道路改造、業態升級,2009年至今,震澤在古鎮保護、環境改善與功能提升上,已陸續投入資金近3億元。”震澤鎮黨委書記戚振宇說,今年是震澤美麗城鎮創建的提升年,該鎮將繼續打造古鎮區西入口,通過橫街和砥定街的老街區改造,帶動古鎮區整體風貌提升。同時,結合蘇震桃一級公路南段的修建,在震廟公路交界口,打造震澤古鎮未來的主入鎮口,通過建設一條靚麗景觀風景帶,引領游客進入古鎮。
此外,作為“美麗城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震澤古鎮修復性保護工程也在穩步推進。震澤鎮副鎮長張育英介紹,在慈云寺、耕香堂、絲業工學和思范橋等一批文化古跡保護性修繕的基礎上,今年,該鎮將“拾起”大量散落在民間的私有文物古跡,探索政府與居民共同保護的新途徑,盡最大努力傳承好老祖宗留下來的厚實家底。
“兩湖夾一鎮”生態最珍貴
從地圖上看,震澤的北面是長漾,這個吳江最長的湖泊,東起平望運河,西止震澤塘河,東西全長十八里。震澤的南面是麻漾,為吳江境內最大的湖泊,由震澤、盛澤、平望三鎮緊緊環抱。
“兩湖夾一古鎮”,生態是震澤最大的自然稟賦。
結合長漾生態建設,今年該鎮將正式啟動國家濕地公園創建,計劃用一年時間,修復調整堤岸1200米,清淤湖蕩4000畝,生態修復1400畝。同時,啟動探源太湖古澤及蠶絲文化創意園“兩園兩館一基地”建設,力爭到2015年,成功申報成為國家級濕地,使古太湖的地質地貌與水鄉震澤的韻味在以長漾為載體的濕地公園內得到全景展示。
生態城鎮建設依托麻漾。震澤地處麻漾西北角,面朝湖的地理優勢得天獨厚。而且,震澤歷屆黨委政府對麻漾的控制和保護,使該區域基本處于原始狀態。
一張白紙,便于繪出更美的圖畫。今年,該鎮將結合吳江區蘇南新城的整體規劃,啟動震澤麻漾新城的道路框架建設,通過高標準設計,把麻漾岸線最好的生態環境留給震澤百姓。
此外,震澤鎮還將加快推進一萬畝高標準糧田、一萬畝優質桑地、一萬畝特色水產養殖、一萬畝生態林地的“四個一萬畝”農業工程,充分展示江南“魚米之鄉”的風貌,為美麗震澤建設添磚加瓦。
一絲興三業 三產繞一絲
“江南情絲、水鄉震澤”。在眾多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以蠶絲文化為主題,串聯起古鎮的文物古跡,震澤可能是唯一的。
“蠶絲文化”是震澤的優勢,也是震澤的魂。如何把震澤蠶絲古鎮的特色顯出來,為美麗城鎮建設貼上特殊標簽?
今年,該鎮將啟動蠶絲文化創意產業園的規劃和建設,通過整合全鎮近百家蠶絲家紡企業,把蠶絲文化產品的展示、設計、定制、檢測、銷售、物流、倉儲和配送等集合在一起。力爭用1-2年,把震澤打造成蘇州地區蠶絲文化產業的新地標。
“蠶絲本身就是美麗象征,蠶絲文化產業將成為震澤美麗城鎮建設的主打品牌。”震澤鎮鎮長陸斌說,如今,震澤的絲綢文化產品已包括圍巾、襪子、內衣、外套、床上用品等從頭到腳、從里到外的全系列物品。今后,蠶絲文化創意產業園不僅是一個觀光游覽的好去處,還將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消費者購買蘇州絲綢的最佳場所。
結合雄厚的蠶絲文化產業基礎,震澤將以“一絲興三業、三產繞一絲”為主線,用一根蠶絲,將秀美的生態環境、寶貴的蠶絲產業和珍惜的古鎮文化串聯起來,加快打造蠶絲古鎮,提升旅游文化內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