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中村仿冒名牌鞋成產業鏈 麥都都被查封
日前,有報道記者暗訪白云區,揭露其生產假名牌的產業鏈的消息。昨日上午,白云區工商部門根據記者提供的信息,對位于梓元崗的天泓皮具城918麥都都進行了查封。但花都工商部門趕到新楊村麥都都生產廠房時,卻發現該廠已將名牌包全面轉移,目前正在做進一步的追查。三元里街道辦副書記陳玉云則向記者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此類行為的打擊力度。

查封
麥都都老板無相關執照
7日上午,白云工商分局整合執法力量,出動32名執法人員,會同街道、公安對千色皮具城、天泓皮具城進行聯合檢查,強力(強力專賣店)打擊售假違法行為。記者與工商執法人員一起,現場見證位于天泓皮具城918鋪位的麥都都商鋪被查封。眼見工商部門前來,店內女負責人明顯有些慌亂。當執法人員要求對方出示相關的證件時,這名負責人表示無法提供。“我們剛搬過來這里沒多久,還沒有營業執照。”這名自稱姓謝的女負責人表示,自己對銷售假名牌的事情并不知情。“我們都是自主品牌,沒有別的牌子。”
在經過檢查后,工商人員對麥都都進行了查封。“具體有沒有銷售假名牌,我們還要做進一步調查。”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而據知情人透露,前日夜晚9時許,麥都都所屬的倉庫突然對大批貨物進行了轉移。“大概是晚上9時,那時我們都收工了,結果他們卻是開著大卡車過來裝貨運走。”一名在附近拉貨的搬運工表示,當時有四五個人來此運貨。“速度很快,都是包好的貨物,半小時就運走了,聽說是運去花都了。”而倉庫管理員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據悉,在刊登了相關報道后,花都工商部門已于昨日對新楊村內的麥都都生產廠房進行了查處。“可惜并沒有太大收獲,可能他們看到相關報道所以提前轉移了。”白云區工商局消保科科長李女士苦笑著說道。
街道辦
將會進一步加強打擊
5月7日上午,針對此事,記者采訪了白云區三元里街道辦副書記陳玉云。陳玉云告訴記者,將會進一步加強對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進行打擊。“除去繼續對區內32個大型皮具城加強進行監督,并要求其自律外,我們正進一步對區內的出租屋進行重點清查。”陳玉云表示,目前不少制假分子在白云區內租用出租屋,并通過上街派卡片的形式進行營銷。“所以我們從去年1月開始,就加強這方面的打擊力度。”
陳玉云說,目前已對多起案件立案進行查處。“我們將5萬元以下的案件,交由工商部門處理。5萬元以上的,則交由警方立案。”陳玉云表示,從效果來看,并沒有達到預期值。“因為大批假名牌的生產廠商在別的地方,只是來我們這里銷售,這對我們的清理工作造成很大困難。我們正在探討多區域聯合行動,徹底從根源上根除這種假名牌銷售現象。還自主品牌一個自由公平的市場環境。”
白云區城中村
仿冒名牌鞋已成產業鏈
而記者在白云區走訪發現,除了名牌提包。在白云區環滘村內生產,還有仿造的名牌鞋子。在村內走了一圈,雖然記者并沒有發現成品鞋子,但卻發現了大量生產鞋盒的小店。盒子種類繁多,從中等的FIVE PLUS到高檔的普拉達、香奈兒等應有盡有。
記者在村內隨機選取了一家生產鞋盒的店鋪,以外地前來進貨的客商的身份,向老板打聽附近有無生產名牌鞋子的作坊。鞋盒店老板顯得非常警惕,多次盤問記者身份后,才吞吞吐吐地開了口。“最近查得嚴,一般來說,生客我們都不接。”在記者再三要求下,這名老板含糊地作出了指引。“正規工業園肯定沒有的,你們要到村里面去找,要找那些外表是民宅的高樓才行。”
在工業園內,記者發現了一家生產名牌百麗(百麗專賣店)的鞋廠。但鞋的存量非常少,僅有50多雙。“本來我們也生產這類鞋子的,但是最近抓得嚴,我們都不敢生產了。”一名女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被有關部門發現廠子生產假冒名牌鞋,將會面臨封廠的結局。“你要找,村里面有很多,我們工業園內的確沒有。”
幾經周折,記者在一棟不起眼的6層居民樓內,找到了一家生產鞋子的小作坊。老板張先生聽了記者來意后,表示目前手頭暫時沒有存貨。“但如果你想進大批量貨的話,我們可以幫你生產一批。”張先生表示,如果能有足夠大的數量,他可以破例生產一回,成本是100元一雙。“一般來說,像你們這樣的散客,我們一般是不做的,因為被發現風險太大。”張先生表示,村內的作坊,是與白云區廣大鞋城直接對接,生產出貨全部由熟人進行。
在村內記者發現,圍繞著鞋子的生產,村內已經形成了一條產業鏈。商標制作、鞋盒代做、原料供應……乃至過時舊款鞋的回收,均能在村內找到周全的服務。
網上發售
進貨者多為網店賣家
在廣大鞋城一家外貿鞋店內,記者見到了由村內作坊生產的假冒名牌鞋。鞋子的品種多樣,華倫天奴(華倫天奴專賣店)、百麗、香奈兒等應有盡有。“我們直接從工廠拿貨,賣給你180元一雙。”一名店主回答道。
在廣大鞋城采訪的過程中,記者偶遇了一名前來拿貨的網站店主。這名店主手提10余盒香奈兒鞋子,簡單和記者聊了兩句。“進貨價180,我們起碼要賣到300多。”說完,這名店主,匆匆坐上了一輛摩的,揚長而去。
事后,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同款鞋子以“工廠貨”的名義在一些網店上公開發售,賣得非常紅火,一個月能賣出近200雙。
自主品牌老板
堅守4年收入不抵仿牌半年
李冰(化名),是一位經營自主品牌的小廠老板。在花都獅嶺開了4年的廠子,目睹周邊生產假名牌的廠子數量越來越多,他心里愈發不是滋味。“來錢快,成本低,我們肯定競爭不過他們。”李冰無奈地說,自己辛辛苦苦做了4年,利潤總額還不夠做假名牌廠子半年多。“一個月就能賺幾十萬,很多正規廠子都加入他們了。”
李冰告訴記者,現在生產假名牌的廠子,大多會收購一些小型的自主品牌。“這樣子在工商有備案,可以開一個合法的幌子廠。”李冰說,有了掩護,這些假名牌廠就會收購一些生意不好的正規廠子,然后改造成生產假名牌的廠。“慢慢規模就大了,利潤高,不少做不下去的小廠,到最后都加入他們了。”
事實上,對于這種現象,李冰是既悲傷又理解。“都是要賺錢養家的,我完全理解他們的做法。”李冰說,其實國內的技術一點不比外國差,差的就是一種堅守。“超A就是以假亂真,我們缺的,只是一種對于自主品牌的堅守。”李冰說著,點燃了一支煙,在夜色下,一點紅色靜靜地燃燒著,孤獨而又執著。
一支煙抽完,沉默良久,李冰艱難地吐出一句話。“現在我還有堅守的勇氣,但過幾年,也許我也會加入他們。”說完,李冰將手中煙頭扔進一旁的垃圾桶,轉身離開。三元里的空氣中依舊彌漫著皮革獨有的味道,究竟還有多少像李冰一樣的堅守者,在海量的假名牌的圍困下,且行且珍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